美文网首页陈海贤 自我发展心理学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五)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五)

作者: Dailei | 来源:发表于2019-11-30 12:04 被阅读0次

文/Dailei
学习笔记,思考与感悟!

13|对世界的应该思维:为什么我总看不清现实?

应该思维和愿望的区别

  • 根本的区别:就是不能容忍现实跟我们的愿望不一致。
  • 重要的区别:当我们想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是愿望的主人,我们支配着我们的愿望。

首先,当一个人说“我一定要做到!”的时候,他其实并不是说一定能做到这件事,而是说他有投入和奉献的决心。这个决心不是关于外在世界的,而是关于他自己的。第二,如果一个人把决心看作是一种愿望,而不是必须要完成的事情,会让他变得更加灵活。

通过这节课,我第一次认真审视“应该思维”&“愿望”的区别。我是我家最引以为豪的孩子,从小成绩好,乖巧懂事,第一个考上名牌大学并且选了一个之后所有人都会求助于我的职业:医生。用得到你,别人自然看得起你。但是我妹妹和我完全不一样:我内向,她外向;我喜欢宅在家,她喜欢跑着玩;我省心,她费劲;我学习主动,她需要人看着;我喜欢自己思考,她难一点就直接求助……但是我爸妈在她身上花费的心思和精力远多于我,各种补习班、拔高班还有兴趣班。但是我爸妈有一点看的非常清亮:我妹肯定没有我学习好,不是我妹笨,而是我妹不是应试教育学习这块料。她在其他地方聪明的不行。所以,我家里的氛围非常轻松,没有什么太多忧愁,该写作业写作业,该玩就玩。努力归努力,花钱归花钱,投资归投资,但是产出怎样不好说,但是我爸妈做到了问心无愧,剩下的就是我妹妹的造化了。也许不能大富大贵或者名垂千古,但我觉得她的生活应该是很幸福的。

14|对自己的应该思维:为什么我无法接纳自己的情绪?

  • 应该思维的本质:用别人的标准来代替自发行动的思维方式。
  • 应该思维是一种“暴政”:因为它既会阻碍我们真实情感的表达,让我们的行为变成一种模仿,又会固化我们的思维,造成我们思维上的非黑即白。
  • 当我们按照外在世界的标准设定人生目标时,很容易就变成应该思维牢笼中的囚徒,不再能看见世界的灰度,也不再拥有思维的弹性。

老师讲的很好,应该思维是一种暴政,当我们按照外在世界的标准设定人生目标时,很容易就变成应该思维牢笼中的囚徒,不再能看见世界的灰度,也不再拥有思维的弹性。但有独立思想的人毕竟是少数,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主见,能够不畏惧世俗的眼光,追随自己的本心。可是,你如果问身边的人,他们真的知道自己的本心是什么?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些什么?他们就这样活着,活在世俗的眼光当中,简简单单、平平淡淡或者起起伏伏。如果没有人逼着他,也许连现在这个水平都达不到。世俗的标准更像是一种教化,当个囚徒有时候也没什么不好。

如果一个高中生不想学习,家长老师社会都觉得他需要好好学习,那应该遵循什么?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是世界的标准不对还是我太小不懂事?

15|绝对化思维:人为什么会陷入悲观主义?

绝对化思维的本质是什么?这跟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有关。这种抽象化思维能力擅长总结经验规律,提高生存率,但是也容易把所受的伤害抽象化,夸大防御范围。而绝对化思维,就是对伤害的抽象化。

悲观思维的三种抽象方式

  • 永久化:时间维度上,觉得这件事会一直发生
  • 普遍化:从一只乌鸦黑,推广到天下乌鸦一般黑
  • 人格化:觉得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是针对我的,都是我的错,才会让这些坏事发生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悲观的孩子,原因可能在于内向的性格还有与之伴随的不善言谈。但听了今天的课程,我忽然发现我应该是一个乐观的孩子。虽然我表面上看起来苦大仇深,但内心里确实是阳光灿烂的,因为我没有典型的悲观思维的三种抽象方式。

事物的发展是向前的,只要你通过错误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加上针对性的努力,终将会打破限制你的壁垒。永久化的存在,就说明我一直止步不前。

普遍化是一个好的词汇,现在的研究都是基于大样本数据得出的结论。我们可以从整体的数据估计你这个人怎么样,但不能反过来。就像天下乌鸦一般黑,可以推出一只乌鸦黑。但反过来就没有太多意义,因为一只乌鸦样本量太少。

世界是复杂的,一件坏事发生有诸多因素,你只是众多当中的一个。通过你的努力,你能改变的就是降低坏事发生的概率,但是到底发生不发生我们不知道。我们能做的就是看清哪些是我们能改变的。

相关文章

  • 谈谈转变

    今天,我读完了陈海贤老师的《幸福课》。我是通过得到课程《自我发展心理学》,知道陈海贤老师的。在《自我发展心理学》课...

  • 读书笔记:《了不起的我》

    这本书是陈海贤写的关于自我发展心理学的书,脱胎于陈海贤在得到的课程《自我发展心理学》,这个音频课程我买了,但是听完...

  • 《自我发展心理学》学习心得1——改变的本质

    以下内容是学习陈海贤的《自我发展心理学》的心得体会,部分内容摘自陈海贤的《自我发展心理学》。 人总在慢慢变化而不自...

  • 9.《自我发展心理学》听书笔记2,26-30小节

    书名:《自我发展心理学》(26-30小节) 作者:陈海贤 日期:2020-7-14​ 方式:得到APP看陈海贤亲述...

  • 读书30《了不起的我》

    2020年9月第二本,总第30本。陈海贤:《了不起的我》/这本书脱胎于得到课程《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读书之前...

  • 改变,你一直都有选择

    改变,你一直都有机会 of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on 得到 2018年12月25日 圣诞节? 陈海贤老师在得到...

  • 了不起的我

    新到一本书,名字叫《了不起的我》,陈海贤写的自我发展心理学。书到了,刚刚翻开。 陈海贤是谁呢? 他是浙江大学心理学...

  • 关于“改变”所需要知道的一些心理学知识

    参考: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课 及笔记 自我发展心理学·1 1. 每个人都有选择,误以为自己没有选择时,...

  • 关于

    听 得到 陈海贤老师的自我发展心理学,对比自己,记录轨迹,希望自己能够有所进步。

  • 19丨控制两分法:如何找到烦恼的根源?

    19丨控制两分法:如何找到烦恼的根源? 陈海贤 欢迎来到《自我发展心理学》。 陈海贤有一次去学校做讲座,有个同学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lko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