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晚饭进行时,门“咔嚓”一下响过,宝子爸爸回来了,挺意外的。相比平时,他今天早回了两个小时,恰巧她妈也比平时回的晚,快八点才回来,正好,人全了吃饭更尽兴。
小宝子见一家人围在一起,分外兴奋。她左传转右转转,一会儿爸爸膀子上爬爬;一会儿姥爷腿上坐坐;一会拿过《雅各布》、一会抱来《波西和皮普》,让这个讲讲,喊那个念念;一会儿“咣当”碰头了,“呜哇呜哇——”哭几声;一会儿“嘎嘎嘎”笑一通,她不谋吃饭,只谋捣蛋。
笑声、哭声、咚咚咚的小脚丫踏地板声,伴着吧唧吧唧的干饭声,一小盆小米稀粥喝完;一盘炒豆角刹光;一盘茄子炒豆腐亮盘;一份凉拌菠菜见底。桌子上只剩下半份炒鸡蛋,半个烤红薯、两个半馒头,一顿愉快的晚餐即将收场。
岂料,小宝子的眼里有了生活,她盯盯碗,瞅瞅盆,并随手拿起了筷子,幌了幌,把大头和小头调在一起,一双一双慢慢地放在那个小盆子里。接着,她又把碗一个一个轻轻拿起,叠放在盆里。
“好了,端出去洗吧!”宝子手疾眼快,嘴跟手同时行动,话音一落,摇摇晃晃端着一盘子碗筷,两三步就走到她姥爷背后。姥爷想帮忙,翻不过身,人家还靠在他背上,挪用一只手玩了一下“嘀咚”的按门铃动作。
眼看着一摞碗要被报销了,我禁不住“哎呀”了一声,要不是屁股伤口制约我,没准儿会爬过去抢救一下。人家爸爸妈妈倒是很淡定,“啪”一个碗先摔了下来,打的碎烂,接着牛宝子“破罐破摔”的犟脾气发作,没动神色,“哗啦”一下把整个盆子都摔在地上……
妈妈着急了,过去搂着安抚:“别怕,别怕,烂就烂了”。爸爸傻眼了,乖乖蹲下收拾碎碗片,并说:“没事儿,没事儿,不许动,小心碗渣划脚!爸爸给收拾。”
宝子在妈妈爸爸的安慰下,没到二分钟缓过神,蹦蹦跳跳地说:“还有盘子呢,我还想打盘子!”
哎,看到小宝子打碗的事儿,想起小时候的我,踩着烧火板凳帮妈妈洗锅洗碗,不小心手滑打个碗,那可简直是闯的大祸。妈看见妈骂,爹看见爹骂,遇上谁火气正大,没准儿还有一两下皮肉痛,然后是一顿指教,总之是别说是“赶着鸭子上架”能干点活儿,即便是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幼崽时,不分吃饭还是喝水,包括他那最心盛大儿子、我的大弟弟在内,五个姐弟姊妹中,哪个要意外给弄打个碗,也都免不了老爹“呜哩哇啦”的一顿训斥,不是怨老妈不操心,就是怨大孩没看护好小的,反正总有骂的。
羡慕小宝子!打了碗还有拥抱,有爱抚,还敢说“还想打个盘子”!
不能不感慨,时代不同了,一切都不能相提并论了。同样的事,发生的时间不同,涉事的人不同,结果却是完全不同的。
祝福宝子,在对的时光,生在温暖的家庭,快乐成长,永远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