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海中想到了一首近二十年未曾再听的旋律,那曾反复听过的歌词就像一把钥匙,轻轻转开了尘封近二十年的记忆之门。我又站在了高中那个狭长的走廊,月光如水,洒在那位独自歌唱的同学身上。夜色成了最简朴却恰到好处的舞台装饰,没有欢呼的观众,只有同学一人,在那个令无数人窒息的高三岁月里,以歌声舒解着青春的压抑与苦闷。而我,不知为何,将那一幕定格在了生命的底片上,等待着在数十年后的某个平凡瞬间被冲洗显影。“不能哭喊已破碎,曾经的最美...”。
那时的高考对我们而言,不仅是一场考试,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着所有人的期待与焦虑。我们像是命运的信使,肩负着改变自己及家族轨迹的使命,却对自己即将踏入的世界一无所知。也许有人过早体验了生活的艰难,深刻的知道只有通过读书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的办法,他们的发奋不是重复的刷题,仿佛那一道道题就是他们曾遇到过的生活困难,只有攻破了它们,生活才会慢慢的变好。
虽然大家都曾不断的被灌输着高考是改变命运的机会,而且也是最公平的一个机会。但命运对当时的我来说,只是可以走出那座再熟悉不过的小城,以去到一个更繁华的大城市,北上广深自然是大家心中的首选,可是当时的高考分数在这些闪耀的城市名字面前,显得如此卑微且无力,一个更广阔的人生舞台自然不能没有高分的支持,然而,我们并不会因为舞台的大小失去前行的勇气和信心,破碎过的梦想无处哭喊,最美的时光总在不知不觉中匆匆流逝。
如今,我们各自都已在社会的洪流中浮沉多年,习惯了彼此所在城市的快节奏与咖啡的味道,习惯了与客户谈笑风生后疲惫的独自归途。曾经以为迈进这些一线城市就是成功的起点,现在才明白,那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困境与挣扎的开始。当年那只存在我们脑海中的镜像社会如今已变得多元且抽象,在那些高端的写字楼里,在不断重复加班的深夜的灯光中,我们早已习惯了用数据说话,用效率来定义自己的价值。直到那一首不经意播放的老歌,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我们精心构筑的成人世界,那个背靠走廊墙壁、闭眼低唱的背影又站在了我面前,恍如昨日。
坐在高楼的玻璃窗前,我也曾努力回想那些同学和老师的名字,但是他们都只是存在于这片大地上的任何地方却不再相见,如此也安好,不曾打扰的岁月中只留下大家当年一起寒窗苦读的背影,昔日的岁月是纯粹且静好的,而如今我们熟练的将情绪埋藏在西装革履之下,在无数的商务饭局中练就了谈笑自若的能力,却始终无法复制那个同学歌声中的纯粹与释然。望着车流如织光影迷离的盛世盛景,我的思绪却飘回了那个宁静的高中走廊。多年来,那首歌,那个夜晚,那段青春,是否才是我们灵魂最初的模样?在功名利禄与现实琐碎的消磨下,我们失去了多少曾经珍视的单纯与勇气?却变成了连当初都讨厌的自己
耳畔回响的旋律像一位老友,轻声问我:当年的梦想,如今犹在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