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收到单元要分房子通知时,大约是晚上十点钟。冰冷的空气把整个夜空死死围住,眼看一场暴风雨迫不及待的要降临。
正当那时,我正在纠结教案里的两个写得歪斜的字会影响美观,思索要不要重写一遍。
这时,微信里发出一连串的声音,致使我不得不停止纠结打开它。随着一页页的条款、细则浏览下来,看来分房子这一天终于是要来了。
我想,那一夜定有无数人无眠。而我,反到睡得异常安稳,竟然连梦也不曾做。
初春时,一个温风和煦的日子,一辆大铲车伴随着轰隆隆的嘈杂声把学校对面的一座破旧的家属楼夷为平地。凑巧那天我正骑着车从马路边经过,房屋轰然倒地时激起的尘土纷纷扬扬向我铺来,我只得加足马力迅速离去,心里免不得一通乱骂。
而有些人却望着这满空飘扬的尘土心里暗自欢喜,那一双狡黠的眼睛里看到的是一排整齐的高楼屹立,此刻早已琢磨哪一套属于自己了。
说起旧楼重建这算是旧话重提了,据说这楼从筹划重建到彻底倒塌已经绵延10多年之久了。而这十年正好是房价暴涨的十年,所以各种关系复杂只拖到今年才得以重建,拆迁户们早已望眼欲穿。
大约在上个月中旬时,曾下发分房征求意见稿。所谓的征求意见不过是走个形式而已,这个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其实,对于学校的福利房,我自知只能是个旁观者,虽说是天上掉馅饼儿但也是“个高的人”先被砸到。既然成不了台上表演之人,那就安心当个快乐的拍手观众。
不过,这场戏也确实够精彩。在赤裸裸的利益面前,曾经的大义凛然都成了心照不宣的笑话,人人脸上都写满利益,反而不去奋力一争的人被看成了窝囊废。
这是学校历史上第二次福利分房,那时赶上了全国福利分房的大热潮,房价尚未开始疯涨。做为普通大众,大家都觉得有一套房够住就好,也就是我们如今想落实的一句话“房子是用来住的”,所以那时的分房工作进行的很顺利。
而如今房价涨翻天,恰好我们这里又属于黄金学区房,人人都能看见其中的利益。一套房一转手就是几十万,按现在的工资来算至少可以少奋斗五年至十年。在利益面前,试问有几个人可以淡定?
话说至此,突然想起我们大学时的班长,那个长得黑又胖的南方小伙子。大学最后一个学年,全班有四个入党名额但有五个人符合条件,其中一个就是我们的黑胖班长。在大家一致同意投票决定时,最受欢迎的班长却提出主动放弃。那一瞬间确实感动了很多人,我们对他更多了几分敬意。
或许,这么感人的事也就只能在涉世未深的青年身上。社会是个大染缸,有多少圣洁的灵魂都成了利益的俘虏。
于是,一场明里暗里的“争房战”就此拉开帷幕。如果把这比喻成一场竞技赛也一点儿都不为过,所不同的这个赛场上跑的快的人并不能得冠军。因为大家争吵了很久之后,突然发现所有制定规则的人同时也是参赛人员。
所有的比赛一旦沦为这样的游戏,那么拼的就不再是才能,而是手中的权力。
其实,如果按最公平的标准,每人享受一次福利房,那么全校所有的职工也就可以人人有一次机会。而如今的矛盾就在于以前享受过政策的人还想再次分一份羹,恰好这些人现在都位高权重,所以人家必然要二次获利。
而那些平日里辛勤工作的普通教师以及后来的年轻人们,便只能傻眼看着人家欢天喜地的说着“又分上了”。
看透分房政策后,只觉得曾经那些高大的形象瞬间被拉低。
在大家焦急的等待中,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看来古语说的丝毫不差,只能争可以别贪就好。想到此,我一把撕掉那张不够美观的教案,拿起笔又规规整整的重写了一遍。只心想,争不上房子,好歹也要争上今年的优秀教案评比。
分房的第一榜名单终于公布,可惜短短几分钟便被人撕掉了。有软弱的人也必定有强硬的人,但涉及到利益问题吃亏的总是老实人。
撕榜之后,又会怎样?且看下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