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老人安详地走完了传奇的一生,她对这世间的无私的爱将以另一种形式延续,她也终于完成了40多年来遗体捐献的心愿,享年103岁。
40年前,老人就萌生了捐献遗体的想法,由于当时信息还没那么发达,不知道如何联系,就暂时搁置了,4年前老人再次表达了自己想要捐助遗体的想法,她的儿女辗转联系到了红十字会的遗体捐献。由于老人行动不便,工作人员亲自上门来征集。
2018年4月4日蚌埠市淮上区八大集农场内,百岁老人听女儿在一旁为老人朗读《志愿捐献遗体登记表》,当她听到“为医学教育,科学研究奉献最后一份力量”后,老人笑眼弯弯说“很好,很好......”。她也成为了蚌埠市第649位捐献者,据接受站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郁蓬山老人也是目前蚌埠市最大年龄的遗体捐献者。
8月13日中午,103岁的郁蓬山老人去世,签署了各项协议后,举办了一场简短的遗体告别仪式,老人静静地躺在病床上,面容安详如同睡着一样。
老人的女儿回忆起母亲传奇的一生,平淡的话语叙述着一桩桩一件件,但每一件事都那样的不平凡,让人心生敬意。
老人于战火纷飞中教书当过老师,方爱兰老人到大西北的铁路系统工作,单位在全国各地新建铁路。方爱兰老人曾资助湖州一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兄弟,直到两兄弟去世。19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老人马上通过新闻机构捐赠3万元,老人捐助近40万元。资助了18名寒门学子,她是在用生命最后的力气帮助别人,103岁老人最后捐出“自己”,她曾坚定地说,“反正死了是没有,捐献了多少有点用。”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不可抵挡的自然规律,我们或许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郁蓬山老人用她的爱与奉献,丰满了自己传奇的一生,老人一路走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