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写《我最在乎的人》的时候,女儿看见了,表示了她强烈的好奇心。好吧,有好奇心是好事,所以我答应写完了给她看。
于是,便有了这一篇《我最在乎的人(下)》。
女儿看完我的那篇小作文后,红着眼睛说,“我还以为你最在乎的是爸爸,原来是我。”说完,伸开两只胳膊。你以为她等着我投怀送抱?不,她是等着我抱抱她。
我给了她一个紧紧的拥抱。问她,“为什么你觉得我最在乎的是爸爸呢?”
她不假思索的回答“我觉得是。”
“那你最在乎的人是谁?”我突然想把这个问题抛给她,于是问她。
“我现在最在乎的是自己呀!”她很坦然的回答。
哇哦,这个答案我竟然没有想到!因为我觉得她可能最在乎的也是爸爸,毕竟爸爸很少强调她的学习。
爸爸在她的陪伴过程中分工很明确,负责带她各种玩,比如,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当然很多时候的体育锻炼其实也是在玩的基础上。
女儿的这句“我现在最在乎的是自己”证明我的女儿她活的很纯粹,不需要察言观色,不需要讨好别人,也不需要去迁就大人的想法,她只是她自己,她才是那个对自己最重要的人。
不像我们小时候,别人问,“你最爱爸爸还是妈妈?”弄得我们没办法回答,因为爸爸妈妈都爱,所以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只选一个。
我不知道这样的答案是他们学校教育的结果,还是女儿读书的结果,但我非常赞同孩子们能有这样的认知。
不仅仅是对生命的认知,更是对爱的深层次理解。
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是每个孩子都应该懂的。而不是告诉他们,生命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更是父母的。有多少放弃生命的孩子,就是为了把生命还给父母而选择了轻生;又有多少人,因为觉得生命是父母的,一辈子都在按照父母的要求在活?
爱是什么?没有人能解释完美。但最起码,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无论你爱谁,首先要学会爱自己,因为会爱自己的人,才会有爱别人的能力,才会去爱别人。而我们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一点。
我们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自己是最重要的。甚至,在以前的观念里,考虑自己的人都是自私的、可耻的。而实际呢?很多善良的人都被禁锢住了,而真正自私的人反而活的很轻松愉快!
时代变了,但这样的时代反而让人在自我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注重“我”自己的感受,注重“我“自己的成长,注重“我“想要的未来。
我女儿说,她长大以后要做一名考古学家。
如果是我那个年代,父母基本上是不会同意的。毕竟那个年代的父母想要的是光鲜的地位、光耀门楣的权利、赚很多钱的本事,何苦寒窗十余载,到最后依然面朝黄土。
而现在,孩子的志向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有志向和为之奋斗的决心以及行动。至于成为什么样的人,那是不到最后没有人能知晓的,毕竟时代的变迁如大浪淘沙般。
我没有去问别的孩子最在乎的人是谁?虽然我有这个先天条件,完全可以来一个访谈录,但是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依赖和理解。
所以,他们自己最在乎的那个人,无论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的成为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