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词俗语(杂记2)

作者: 陈水河 | 来源:发表于2022-05-24 06:51 被阅读0次

那年秋天,稻穗弯腰向黄土地朝拜,玉米棒子咧嘴笑,花生在土里交头接耳,母亲要生养了。——陕西作家木瑛

旧词

前沟后店。

左邻右舍。

伞头。秧歌领舞者。

(大帽檐)草帽。

捻子。用棉絮搓成的灯芯。

闺中待嫁。情窦初开。

抓阄。每人从预先做好记号的纸卷或纸团中摸取一个,以决定谁该得什么或做什么。

硷畔。陕北农村庄户人院墙外大门口的一块平地,长不过丈余,与窑洞崖面大致等宽。

坡坬。坬,读guà,土堆,山坡。

垴畔。窑洞外部的顶上。

封顶。建筑物主体结构已经完工

承包山。水浇地。

压水粉。

厨娘。帮灶阿姨。

小工。钟点工。卖力气。

撺掇。在一旁鼓动人做某事;催逼;催促;张罗,安排;帮助;上下地乱窜。

谨小慎微。过分小心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出自 《淮南子·人间训》。

俗语

奔头。

在外揽工。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站地基。(箍)窑洞。

好手。

掏光积蓄。

阔腿裤。红色雪纺长袖。

当头浇了一桶凉水。(气性)坍塌。

解下哩。明白了。一满美的太咧。陕北话,好得不得了。

婆姨(姿势)。走路风摆柳,说话唱出口,装扮投人眼,人人好叫头。

肚大如箩。体态发肿,整个人像圆鼓鼓的肉球。

陈水河整理于2022年5月24日早上

注:部分词汇摘自于木瑛《我的母亲》

相关文章

  • 旧词俗语(杂记2)

    那年秋天,稻穗弯腰向黄土地朝拜,玉米棒子咧嘴笑,花生在土里交头接耳,母亲要生养了。——陕西作家木瑛 旧词 前沟后店...

  • 旧词俗语(杂记)

    旧词 鹬。鸟,体色暗淡,嘴细长,腿长,趾间没有蹼。 镢子。一种类似镐的刨土工具。 澌澌。形容风雪雨水声。唐 ·王建...

  • 旧词俗语(杂记)

    旧词 清欲寡欢。清心寡欲。清除杂念,保持心地宁静或保持心地清净,少生欲念。 清癯寡欢。 勤扒苦做。近义词:勤学苦练...

  • 旧词俗语(杂记篇)

    旧词 阖第光临。阖第,全家;光临,对客人来临的敬辞。旧时用于邀请别人全家参加宴会或喜庆仪式的客套话。 拥趸。读 y...

  • 旧词俗语(杂记篇)

    我只能在行走中见子打子,以道路为经,以遗存为纬,通过碎片化拼接来连通道路、打通历史、衔接文明、观照生态、贯通意绪,...

  • 旧词俗语(杂记篇)

    戊己甲乙、居首共友、所至列世、式气光明、左互从家、受赤水尊、戈干斧芾。——仓颉造二十八字。 旧词 作务(土地)。劳...

  • 旧词俗语(杂记篇)

    在不同的语境中,“不分日夜”、“没功劳只有苦劳”的意思是不一样的。——题记 旧词 棣花。棠棣与棣棠是两种植物,千万...

  • 旧词俗语(五十三,杂记篇)

    旧词 1——晞。读xī,干,干燥,如晨露未晞;破晓,如东方未晞。 2——傍明。读bàng míng,拂晓。 拂晓与...

  • 旧词俗语

    要达到山尖,至少要通过一条道才能登顶,只会随便在路上乱蹿的人是到不了山顶的。——题记 旧词 於(wū)菟(tú):...

  • 旧词俗语

    旧词 庶羞。多种美味。盐制竹笋、莴苣、莱菔、生姜、豆菽各种,曰小菜,以为庶羞。语出陈作霖《金陵物产风土志·本境食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旧词俗语(杂记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mur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