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对年轻的定义就是“但行前路,莫问前程”,瞻前顾后的做派是属于老一辈的人的。甚至对我来说,只管今天,不论明天,才是一个青年人该有的态度。什么利益呀,成功呀,颜如玉抑或是黄金屋都不如珍惜眼前来得痛快和自在。
甚至,有时我是有那么一点点看不起那些精密计算自己走的每一步,不允许自己行差踏错一丝一毫的人的。我会觉得他们现实,他们利益,他们为名欲所累活得太没有意义。当他们踌躇满志地对我说出他们的计划和对未来的规划的时候,我用鄙夷的语气,不解的眼神回应到:“啊,你怎么这么现实啊?”
我想,那时他们内心的OS应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没错,我就是一只生活在象牙塔的燕雀,还为此洋洋得意多年。
这种被安逸的幻象包裹着的自满感终有一天会被现实的风暴击碎,如果那时的你还毫无准备,那么随时等着尸骨无存。
生而为人,我想我们大部分的人都是不足够幸运到拥有一直被保护,一辈子不愁衣食的好运的。或早或晚,我们都将会和“现实”这个洪水猛兽不期而遇。我们相遇得早,不见得是坏事,相遇得晚,不见得是好事。所谓独立,就是意味着成熟,意味着更能在现实社会中领悟适者生存的道理。
大部分早熟的人都有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家庭的环境逼迫着他们不得不早熟;一是个性使然,天生就有着洞明世事的学问,人情练达。第一种人,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能够比玻璃心的不成熟者承受更多的压力,承担更大的责任,更清楚自己要什么和怎么做。第二种人,就是我们所说的天生的领导者,具有天生的领导力。
成熟是一件好事吗?如果可以,谁不希望自己永远是个孩子。但所希望的就是正确的吗?但实际情况告诉我们,我们越是觉得舒服安逸的状态深处往往藏匿着危机。祸患积于忽微,智勇困于所溺。
偶然读到关于阿里前CEO卫哲的文章,看到他波澜而辉煌的人生,歆羡不已。时耶命耶,出名趁早。他29岁成为普华永道史上最年轻的合伙人,32岁任世界500强百安居总裁,36岁成为阿里首席CEO。他精心计算自己所走的每一步,把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若不是真的有极高的天赋和邂逅发掘天赋的伯乐的幸运,我想如卫哲这样精密地计算自己的人生会是更好的选择吧。
借用嘻哈歌手Jony J《不用去猜》的歌词,“灯不会在任何时候为我开”,“要怎么组未来的拼图,先走好每一步”。
所以未来不需要猜测,需要你计算好你的每一步,如果你已经准备好迎接真正意义上的成年礼的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