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什么都要。”
每次认真在做一个选择的时候,都会出现这样的声音。
而当我们转身都要的时候,又有一种声音飘散而来 “你不能什么都要!成年人不该如此贪婪。”
在选择面前,其实我们都是选择困难患者,如果可以,谁又不想都要呢?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也同样地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我想要的是什么呢?”
想了一圈,自己也吓了一大跳:我想要有自己优秀的作品,我想有环游世界的旅行,我想要健康的体魄,我想要有好看的皮囊,我想要有永不分离的恋人,我也庸俗的想要好多钱,想要落地窗户的大房间……
的确,我不能什么都要。但是,不得不说的是,我就是想要。
01
昨天晚上,看了一期《饭局的诱惑》,有一段特别喜欢。
马丽和沈腾拍《夏洛特烦恼》大火以后,马丽因要出席很多时尚活动,在造型上作出了很多巨大的改变,拍摄了很多时尚大片。
主持人问了马丽一个问题,也是大家心理上一个共同的疑惑:“你觉得作为一个喜剧演员,外形会影响你吗?”
马丽的回答特别好:“对于我个人而言,我觉得一个好的优秀的演员,一定不能用外形来框住自己,谁说的喜剧女演员就是得丑啊。凭什么你变漂亮了就不好笑了。”
其实本该就是如此,喜剧演员要注意的是表演方式以及人物塑造,凭什么只能用丑陋的形象去逗观众开心了呢?喜剧女演员就不能又好玩又漂亮的吗?
02
生活总是给我们限制了各种条条框框,大数据下的我们一半在焦虑,一半在摆脱焦虑。
大家为数据而癫狂,为数据而沉沦。所以,谁也不会去认真关注粮食和蔬菜。
所以,当《流浪地球》上映的时候,所有人都为它的票房而癫狂,也为国产科幻的向前一步而欢呼,同时,也为万达的撤资而哀叹。
但是,谁也未曾想过拯救地球计划几乎为0的机率会成功,就像是大数据下的分析,春节贺岁档的电影只能做爱情与喜剧,肯定票房不会差,而国产科幻也应该为0。
凭什么所有的一切就本该如此呢?
我看见高声谩骂国产科幻的漏洞,同样也看见影院里热泪盈眶的钢铁青年(直男)。时代在前进,地球在转动,人也不会在一个地方待太久。
都在前进的,热爱的人不会止步。电影不是吹捧的高,而是演员与制作者的那份热爱!
有时候,我也会想。就在这里,一动不动地,属于自己地时间里,我什么都不做。
有时候,我也会想。外面地世界很乱也很美,我可能会摔得一身泥浆,也可能美得过分荒唐。
其实大家都一样,这般复杂、这般矛盾!孤独、焦虑是常态,但也渴望星辰与大海!
03
做美食的人希望自己做的东西既好吃又好看。我也曾想,都是食物,同等味道,为何如此麻烦。但是,生活已经如此艰难,为何不给生活多分点缀,多点情调。
毕竟,现在的人啊,真的是越来越难取悦了。
食物也追求匠心独具,更别说人了。
但是思维惯性总是引导人做出奇怪的判断:她很漂亮,一定读书很少;他很有钱,一定是家里给的;她很内向,可能没几个朋友……大家都喜欢看惨淡的故事,不喜欢完美。
其实,哪有人讨厌完美,都在追求完美的路上,只是没有别人付出的万般努力罢了。
什么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长相与学识,性格与人品,这些哪有什么正反比关系?
04
去年,火箭少女杨超越一直是一个热议,莫名其妙的走红让无数努力的人陷入了无尽的深思与焦虑,因为作为女团的成员既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除了好看,一无是处。”这是很多人对她的评价。
有时甚至很多人都在想:那么既然如此,还不如不努力算了。
这不是成年人该有的态度,你应该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拼尽全力。这样,当幸运来临的那一天,你也不会觉得我够不着、配不上,而是理直气壮的说一声:“我值得!”
物质本该就应该为人类去服务,而不是我们被物质绑架,默默拒绝:“我不想要你,我可能担待不上。”
王家卫在电影《一代宗师》里提到关于功夫的三重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其实我觉得,人生应该恰恰相反,遇见、看见、经历过,才能肆无忌惮地面对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
你得看见人间疾苦,你得经历人情冷暖,才能像罗曼罗兰所说的那样生活:真正的英雄主义是那些看清了生活真相,依旧热爱生活!
见众生、见天地、才能见自己!一个更好的自己。
成年人,你不是不能什么都要,而是:
要的起!
作者简介:于天一,猫叫明天。
别来无恙Young,一个年轻人的聚集地。欢迎各位有志青年投稿!投稿邮箱:1152137694@qq.com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