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带小涵试听作文课的时候,一个小男孩为了吸引老师的关注,不停的打岔或者搞各种小动作。
基于小男孩的表现,授课老师不得不拿出一部分精力来引导他注意听讲。
小涵的专注力也会被这个男孩吸引,看到男孩子状况百出,小涵偶尔也会笑一笑或者看他两眼。
下课了,我问小涵上课时那个男孩表现怎么样。
小涵笑笑说,有些搞笑。
我继续问她:“你觉得男孩那样做好还是不好?”
小涵摇摇头说:“当然不好了。”
“哪不好呢?”我又问
小涵没有说话,我接着说:“一个学生在老师讲课过程中,不断插话干扰老师和其他同学,他其实是想通过这些行为来吸引老师和同学的注意,这样的行为既不尊重老师又很幼稚。笑他或者注意他,更让他觉得自己做得对,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无视他。”
小涵听了,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站在一个十岁孩子的角度,透过现象看本质肯定是有一定难度的。
当孩子的价值判断还没有清晰的时候,就需要家长对孩子剖析现象的本质。

2018年,工作中,我们跟随一位幼教专家进行教研、学习。
这位幼教专家十分亲民,她和我们一起进班观察孩子,观察老师和孩子的互动。
老师们也会有很多实际工作中拿捏不定的问题要一一问这位幼教专家。
老专家读懂了一线教师的迫切心情,她并没有急于给出自己的答案,而是提到了一个词叫“价值判断”。
我上网科普了一下“价值判断”的定义——
价值判断(value judgement)即关于价值的判断,是指某一特定的客体对特定的主体有无价值、有什么价值、有多大价值的判断。更直白地说,就是人们对各种社会现象、问题,往往会作出好与坏或应该与否的判断。
我观察到,当老师询问专家意见的时候,她的心中其实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只是想通过专家的回答来求证一下自己的判断是否可行而已。
也就是说,当老师有了正确、清晰的价值判断时,这些在老师眼中的“大问题”就不再是个“真问题”,而是自己的种种设限。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其实,是老师不坚定自己的价值判断而已。

我们经常会评价一个人的三观正还是不正。
三观是哪三观?
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可见“价值观”是体验一个人的标准之一。
而价值判断却左右着一个人的价值观。
所以,拥有正确、清晰的价值判断非常重要。
反思自己,
正确且清晰的价值判断有么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