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个听办公室同事提起来了弼马温,好熟悉但是并不熟知。
提起弼马温和《西游记》离不开。
说啊,孙悟空大闹天宫,玉皇大帝和各路神仙就升堂商议:他(孙悟空)不是刷存在感么!不如封他个官当当,但是现在各路神仙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多余的。你说气人不?咋整呢?有个坏神仙就说啊:有一个天配的位置,就是咱们的养马棚少个看马的,就让他去吧,给他个段位:就叫做:弼马温!这样一来,玉帝的窝囊气就出了,欺负孙悟空没文化。大家一拍即合,就把悟空装进鼓里去了。
再说这个弼马温啥意思呢?
说个题外话,写作上,小说家都会隐晦的表达个人的观点,就有了用谐音(古代叫通假字)的写作方法。这个弼马温就是避马瘟的谐音。
避马瘟什么意思呢?
在古代,战争纷乱,马成了少不了的交通工具。国家打仗少不了,这就有了一个问题:马需要这么多,那就需要养马了。马多了,马身上的疾病就少不了了。古代医疗水平有限怎么办呢?老祖宗就发明了土方子,偏方的解决之法。
有人就发现:猴子的月经流到这个马草上后,马吃了马疫就没了。然后就流行了在马棚里养猴子的习惯。然后就造就了‘’猴子避马瘟‘’的事实!这就是避马瘟的由来。
弼马温我们了解后,再看和烛之武有啥关系?
我们知道文学都是来源生活的,这个弼马温在历史中对应的历史人物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烛之武。
烛之武,这个人就是皇帝手下养马的这么一号人。
简单说烛之武,不是这个人姓烛,叫之武。这个烛是地名,之是的的意思,武才是他的名字。连在一块就是烛这个地方叫武的一个人。烛当时就是郑国
此人 能言善辩、声名远扬、智勇双全,但就是怀才不遇。为啥怀才不遇呢?
这个一般都是和主子不合拍。他的主子是谁呢?郑文公!
这个人是郑国后期的君主,但是不作为,可以理解为现在的坑爹一族的二代小王子。当时春秋时期,小国家之间很乱,一会分,一会和,这个郑文公就一会和这个好,翻脸就和朋友的敌人好在一起,最后把身边的得罪光了,然后大家就会盟打他!此时郑文公慌了,肿么办呢?老爹的人品败光了,身边的谋臣跑的跑走的走,一看,这不还有一个养马的么!平时都说你可厉害,来吧,死马当作活马医!这个烛之武果然不负期待,凭借不烂之舌劝退秦军。这个风度和张仪劝退六国有的一比。可见这个人的厉害之处!
所以说这就是典型的一个弼马温救主的故事。
然后就有了“五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的历史典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