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我也问了自己很久, 什么样的品质才能让一个男人对你念念不忘, 什么样的女人让男人爱的引擎不熄灭呢?
我看过很多爱情故事, 例如戴安娜, 在(优雅:戴安娜王妃)传奇里写了她和查理斯王子一生三个人的爱情。
在我们的认知里面, 戴安娜王妃是善良、美丽、优雅、高贵的代名词,是很多人敬仰的慈善天使,也是女性学习的优秀范本和心之所向。
然而世人对戴安娜王妃的理解也仅限于此。
人们不知道戴安娜的那顶皇冠之下,掩藏着多少辛酸和无奈,也不知道她身处王室之中的压抑和小心,更不知道她爱着一个不爱自己的人的挣扎与悲痛。
20世纪是属于戴安娜王妃的时代。
当时,就全世界的关注程度来说,也许只有南非总统曼德拉能和戴安娜相提并论。
但婚姻里面, 不, 爱情里面的戴安娜是不幸福的, 不快乐的。
今天在这里不讨论戴安娜为慈善所做的丰功伟绩, 只谈论女人都关心的问题, 如果让自己爱的人也深爱着自己。
一个生活衣食无忧, 锦衣玉食, 各种条件都很优秀的王妃为什么爱得如此卑微。
要了解一个人, 一定要了解她的童年,一个人的童年藏着她的未来。
戴安娜是斯宾塞伯爵的第三个女儿,斯宾塞家族曾经是欧洲最富有的羊毛商。
他们的祖先买下了伯爵之位,能够长期进出白宫,和王室的关系也非同一般。
戴安娜就出生在了这样殷实的家庭中,但她的出生却没能给这个家庭带去欢乐。
斯宾塞伯爵一直想要一个儿子来继承自己的爵位。
在戴安娜之前,他的确有一个儿子,但这个孩子在第二天就夭折了。
这让斯宾塞伯爵夫妇悲痛欲绝。
但没多久,伯爵夫人就又怀上了一个孩子。
他们把这个孩子视作是上天的赏赐,所以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一次一定也是一个男孩
可以想象,斯宾塞伯爵发现戴安娜是个女孩的时候,会有多失望。
他几乎没有多看过戴安娜一眼。
因为伯爵夫人一连生了三个女儿,唯一的儿子还夭折了,所以斯宾塞伯爵认定是夫人的身体有问题。
他要求夫人去做一系列的检查,这个要求也成了压死他们感情的最后一根稻草。
心高气傲的夫人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无论如何都要离开斯宾塞伯爵。
所以,戴安娜在六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单亲家庭中的孩子。
尽管她衣食无忧,却从小就没有安全感
一个孩子从小没有安全感, 觉得父母都嫌弃她, 如果在后来得婚姻里面要是遇到了良人, 也许能治愈我们的一生, 如果遇到错的人, 那是一场灾难, 作为普通人, 我们还有选择权, 但作为王妃, 她穿上了每个女孩梦寐以求的水晶鞋, 但她也为此付出了代价, 她每走一步都异常艰难。
戴安娜是一个特别渴望爱的女人,但也许越渴望什么,就越难得到什么。(没有安全感孩子的通病, 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那是上一辈遗留给我们的痛 )
查尔斯爱着米克拉, 这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事 , 而爱着查尔斯的戴安娜也曾一度怀疑自己, 是不是不够优秀, 或者哪里做得不够好才让查尔斯如此讨厌她, 这种失败, 挫折甚至让戴安娜王妃想多此自杀来结束生命,
她曾一度自卑又自闵忧伤地说:
我曾经怨恨过自己,我觉得是自己不够好。
但是后来我知道,不管我做什么都没有用。
你能相信吗?
哪怕我为那家人做多少,都不会有一个人表扬我
安娜王妃拥有着美貌, 地位, 财富, 她都是不快乐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幸福的, 她真的如她说的那样吗?
不, 安娜王妃美丽, 温柔, 善良, 大方 , 所有赞美的形容词都无法概况她的优秀,而米拉卡是无法在美貌上和安娜王妃比较的, 至于米拉卡的灵魂是如何, 我无从查证, 但应该也无法媲美安娜王妃, 后来米拉卡也真真正正地嫁给了查尔斯, 却没见她以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做了对社会有贡献的事。 可惜查尔斯就是不爱安娜王妃。
查尔斯甚至是厌恶安娜王妃。 你无法想象一个全世界男人都梦寐以求的女人竟然被嫌弃到这种地步。
1990年6月,查尔斯王子在打马球的时候摔断了胳膊,他被人送进了离海格洛夫庄园(海格洛夫庄园是戴安娜和查尔斯的寝宫)不远的医院中。
医生决定不用钢钉,只把胳膊断裂的地方连接起来,让它慢慢恢复。
戴安娜赶去医院,等着查尔斯王子做完治疗,然后开车把他送回海格洛夫庄园。
几分钟后,戴安娜就从庄园里出来了,因为她得知了一个消息:
查尔斯的情人卡米拉正准备过来照顾这个受伤的男人。
在回伦敦的路上,戴安娜的情绪非常低落,她的声音很伤感,但没有愤怒,她说她想照顾丈夫,但查尔斯明确表示不希望她在身边
。
因为没有用钢钉固定胳膊,所以恢复期会非常长,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查尔斯希望陪在身边的是卡拉米。
戴安娜需要给即将搬进海格洛夫的情敌让位,这是一件多么讽刺的事。
你看一个男人如果不爱你,并不会因为你的美貌, 你的智慧, 你的善良而停留, 这一切在他眼里都视而不见, 更不用说加分。
也许安娜王妃离我们太远了, 那我们就讲一个更贴近我们生活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千万不要妄图用道德去绑架一段感情或一段婚姻。
李连杰, 一个我们都熟悉的人物, 把中国功夫发扬光大的功夫明星。
前段时间,李连杰在接受采访时谈到结婚21年的利智时满脸笑容,他感谢妻子为他放弃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甘愿做一个全职家庭主妇,也没有什么朋友,因此他将把 20 亿的所有财产都给妻子控管,只想让妻子得到最大安全感。
毕竟当年利智是圈内数一数二的大美人,还有传言称差点成为赌王五太,却甘愿为他淡出,退居家庭专心照顾老公孩子。
李连杰非常感动利智对他和家庭的复出,直言:" 她只关心这孩子,觉得要对得起老公。"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原来李连杰在利智之前早已结婚生子了, 娶了他的师姐, 他和师姐的认识于未时 :
李连杰两岁时,父亲因公殉职,母亲以羸弱的肩头挑起抚养五个孩子和两位老人的重担。
1971年,年仅8岁的李连杰被教练吴彬慧眼识珠,开始在北京什刹海体校学习武术。
那一年,比他大两岁的黄秋燕也进入了该武校,和李连杰成为了同门姐弟。
1975年,在全国运动会上,只有12岁的李连杰参加成年组比赛,摘取了全能冠军。
在四年后的全运会上,带伤出征的李连杰,爆发了前所未有的战斗力,最终囊括了5块金牌。
而黄秋燕,巾帼不让须眉,也曾经获得过北京市女子蛇拳和剑术冠军。
黄秋燕出身于一个艺术世家,父亲黄伯寿是北京军区文工团的编导,母亲陈良环是歌舞剧院的舞蹈教师。
虽然家境优渥,但黄秋燕并无千金大小姐的骄矜之气,性格明快开朗。父亲原打算让女儿将来也从事舞蹈事业,后来因为发生变故,黄秋燕被父母送到北京什刹海体校。
当时,尽管两人都处于懵懂的年纪,但长于李连杰的黄秋燕心地善良,一直以师姐的身份照顾着这个师弟
“他穿的裤子,是姐姐穿过后给哥哥,哥哥穿完又给的他,他总要设法捂住那个女式的裤兜,怕人看见。他年纪小小就学会博得老师宠爱,还会赚钱给家里,要证明他的价值给全世界看。”
少年的默然与隐忍里,有沉重的生活赋予的倔强与孤傲。
那时,黄秋燕常带李连杰回家改善伙食,面对父母的质疑,黄秋燕解释为 :
“小师弟的家里经济条件差,他爸爸很早就去世了,只有他母亲在抚养着姐弟几个。”
也许爱的种子,就在这种体恤与怜爱中悄然生根发芽。
成名后的李连杰在接受采访时提起过那段缘起:
“她比我大两岁,经常照顾我,当时也不清楚什么是爱,就是互相的一种喜欢。”
尽管作为全国武术队里最杰出的人才,但1979年,饱受伤病困扰的李连杰,带着莫大的遗憾,黯然告别了他喜欢的武术队。
1980年,功夫电影《少林寺》面向全国选角,导演张鑫炎想物色一位具有武术基础且相貌不凡的年轻男性担纲主演,而早已在武术行业名声远扬并仪表堂堂的李连杰,最终成为张导的不二人选。
1982年,《少林寺》上映,在当时电影票只有几毛钱的时代背景下,创造了1.6亿元的惊人票房,堪称奇迹。
《少林寺》不仅红遍了整个华语世界,在整个亚洲,甚至欧美,都掀起了中国武侠电影的热潮。
在片中出演武僧觉远的李连杰,也因此一夜爆得大名。
也就是在这一段时间,黄秋燕与李连杰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进展,并确立了恋爱关系。
后来《少林寺》在拍摄第二部时,李连杰向导演推荐了黄秋燕,李连杰曾如此剖白自己的心声:
“我就想如果当时我们俩分手了,是不是对不起人家呀,我也怕当时大家对我有这个误会。所以又找了《少林寺》导演张鑫炎,拍了第二部,介绍她做了女主角,这样我心里就踏实了,因为我觉得我也对得起她了,我成功了,我也希望你成功呀!不是我红了把你甩了,是你也成功了。”
彼时,李连杰的内心所想似乎为他们未来的婚变埋下了伏笔:
他没有非她不可,也没有那么坚定不移,也许只是在他情窦初开的年纪,她以女性特有的柔情在不经意之中完成了对他爱的启蒙;也许是她的好让他觉得应该“投桃报李”。
1984年,李连杰携黄秋燕拍摄了《少林小子》。在电影中,黄秋燕扮演的“三凤”人比花娇,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两年后,李连杰在拍《南北少林》的打戏时,发生了意外,腿部严重骨折,医生甚至言称有落下终身残疾的危险。
黄秋燕闻讯后,心急如焚,几乎天天往医院跑,悉心照顾李连杰。
那段时间是李连杰人生中的至暗时刻,他每天醒来,都担心自己的余生将在轮椅上度过。
为了陪伴李连杰,黄秋燕最后干脆把工作全部放下,在他最痛苦最绝望的时候,她给予了他无微不至的照料,与莫大的慰藉。
李连杰就是在那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决定和黄秋燕结婚的。
后来,他亲自承认,在那次终身大事的抉择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报恩”。
无疑,“报恩”是完成道德的“献祭”,而爱情,不应该是被同情被感恩戴德的产物。
悲剧的产生,有时也许仅仅源于一个错误,或者不能明辨初衷的动机。
1987年,两个人在未通知任何亲朋好友的情况下,登记结婚,也没有举办婚礼仪式。
曾经,我们认为诸多仪式感的铺排,是一种财力的浪费,和精神的消耗,其实,那何尝不是一种郑重其事的交付?
但在黄秋燕的心中,真正的幸福是一种返璞归真:
“我们20年一起练功,感情很自然地发展,生活平平淡淡,没有那么浪漫。只要跟他在一起就蛮开心,因为他的脾气和性格都蛮好。”
结婚之后,李连杰的发展却急转直下,接连几部电影受挫,事业遇阻,所以萌生了去海外一搏的打算。
1988年,黄秋燕怀着7个月的身孕,与李连杰一同来到美国,李连杰做一些武术培训和交流的工作。
黄秋燕生下大女儿后,成为了贤内助,负责照顾他的生活。
李连杰刚到国外发展得并不好,无戏可拍。1989年,香港功夫片大佬罗维邀请他拍电影《龙在天涯》。
黄秋燕知道后,鼓励丈夫要把握良机,勇敢地迎接挑战。
同年,李连杰受到徐克的力邀,拍摄《黄飞鸿》系列电影。
与新武侠宗师徐克的合作,让李连杰东山再起,跃上了演艺事业的又一个巅峰,并顺理成章地登上了一代“功夫巨星”的宝座。
在香港影坛,他一施长才,大展拳脚,机会纷至沓来的同时,艳遇也悄然发生。
李连杰与黄秋燕结婚后的第三年,在拍摄《龙在天涯》时,对与其合作的利智一见钟情。
1986年,在美国旧金山大学留学的利智返港,参加第2届“亚洲小姐”竞选,凭借魔鬼身材和天使面孔成为全城焦点,更被“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评委倪匡捧为50年难得一见的美人。
倪匡甚至扬言:“比赛不给她冠军,我就把电视台烧了!”
最终,利智果然艳压群芳,获得了“亚洲小姐”冠军。
当年活色生香的她,在舞池中陪何鸿燊翩翩起舞的曼妙风姿,令赌王也曾对她一见倾心。
李连杰不是那种孟浪的登徒子,但见到她,却情难自禁,沦陷其中。
那是他人生中最落魄的时光,而当时的利智却风光无限。
他曾如此表达自己当初对利智的情感:
“在遇到利智后,我才发觉对她的爱,是可以让我付出一切名利、地位,甚至生命,有一种豁出去的感觉,但对于前一段感情,我还是没有那种感觉,那时还不明白到底什么是爱。”
不久,李连杰便向黄秋燕提出离婚。
马克.吐温曾写道:“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荒诞,因为虚构是在逻辑上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而言。
你看, 你以为你温顺, 善良持家, 对方就会珍惜你, 感恩你的付出, 不是这样的,现实就是这么的残忍。
20年的朝夕相处,比不过怦然心动的那一刻。
在这个世上,有人尊重现实的逻辑,有人信守道义的准则,有人更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唤。
李连杰坦言,对利智,是一种宿命般的神奇感应。
他对黄秋燕有多薄情, 他对利智有多深情。
和黄秋燕离婚后,恢复单身的李连杰,并没有马上和利智结婚。
因为,他害怕自己只是一时冲动,更害怕追求者如过江之鲫的利智是逢场作戏。
所以李连杰和利智定下一个10年的约定:如果10年后,他们依然深爱彼此,就选择结婚。
李连杰在这10年里继续埋头拍电影,而利智却选择了息影,下海经商。
但经商之初,并不顺利,因为遇上了经济泡沫,利智所有的投资全部赔光,还负债上千万。
李连杰为了帮利智还债,不惜卖身给向华强的永盛电影公司,以每部电影1200万元的片酬,签下两年六部电影的合约。
当债务还清,李连杰兑现了10年之约。
1999年,李连杰在洛杉矶迎娶利智。
2002年,李安拍摄《卧虎藏龙》,盛邀李连杰出演李慕白一角,却被他婉拒了,因为他那时要陪伴刚刚怀孕,身体反应较为强烈的利智。
多年后再提及这段陈年旧事,李连杰说那是他对一个女人的承诺,同时,他也表示,自己对于没能出演这部后来获得数项奥斯卡大奖的电影,也会有遗憾。
但他从未后悔对利智的付出。
一向拙于言辞的他,甚至对媒体说:“利智是我的全部。”
他为利智卖身, 为利智放弃最好的机会。
离婚后的黄秋燕何去何从?
1990年离婚之后,尽管李连杰把在美国买的房子留给了黄秋燕,但因为房子是贷款买的,当时没有工作的黄秋燕因还不起贷款,而导致房子被银行拍卖。
她在美国的日子过得很难。。。。
你看,这就是爱的吊诡之处:
薄幸与深情,可以并行不悖于一人之身。
写到这里, 也许有人问为什么选这两个人物呢?
我们的美貌, 财富, 地位都无法和安娜王妃媲美, 而黄秋燕用20年的光阴和时光来给我们书写了这个故事, 我们没有这样的美貌, 财富, 地位, 光阴去寻常答案。
也许你会问我, 那什么才能圈住一个男人的心, 让这团火生生不息。
那是 - - 爱, 多巴胺的分泌, 那种虚无缥缈的感觉, 那种无法用文字来形容
有人说我没见过,还没遇到,那么就耐心等待,先把自己照顾好,这样才会遇到更优秀,更值得拥有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