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听过此课程的人可先参考下述连结
“模型是我们认知和行动的边界”。请参照贝索斯的思维模型,尝试分析自己或在工作和生活中使用的思维模型。您可以参照李善友教授分析贝索斯的框架和推导方式,但也可以不用这个框架,直接列两三个影响自己的思维模型,但一定要联系实际。
解析:本次课程中,李善友教授介绍了贝索斯的多元思维模型:因为意识到自由现金流,不变的事物和day one心态的重要性,贝索斯坚定贯彻了反熵增的第一性原理, 并运用长线思维,始终以客户为中心来经营亚马逊。
- 思维模型是那些帮助你做出决定、解决问题,帮你以全新的方式看待世界的内在逻辑。不同的思维模型定义了不同的问题,采取了不同的解决方案,看到了不同的世界。
- 思维模型决定了如何定义问题。针对市场表现不佳现象,基于以竞争为中心的的思维模型,会将该现象归结为竞争策略的问题;基于以客户为中心的思维模型,会将该现象归结为未服务好客户的问题。
- 思维模型决定了如何解决问题。针对组织创新的问题,从机械论的思维模型出发,我们力图实现组织的高效运作与无差错管理,自上而下推动创新;从混沌论的模型出发,我们例如实现组织的高度自由与冗余管理,自下而上孵化创新。
- 思维模型决定了认知的边界。越是底层的思维模型(如第一性原理),越是能够看清楚世界运行的规律;越是表层的思维模型,则只能将个人陷入到事物和现象中去。有的人只看到了房价上涨,有的人则看到了全球经济的运行规律,背后的差别在于看待问题的思维模型存在显著差异。

邓巽文的销售第一性原理

寻找第一性原理五步骤(此方法来自混沌北京分社小胖同学)
第一步,界定范围。
我作为销售的第一性原理(第一步)
我是一名电子制造业的销售经理, 因为我必须透过不断开发新客户跟维持与旧客户的良好合作来接到更多的订单
为何要接到更多的订单?---->显而易见是为了有更多的薪水奖金, 成就感
第二步,明确能力圈。
由于我做了很多年的销售, 必须常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最优先目标, 所以要能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思考他们的处境,问题, 困难(同理心,换位思考)(第二步), 让客户感受到你对他们特别用心, 愿意信任你跟你合作;
To B的销售更多的是要关心客户的真实想法, 或是提出让客户喜欢并认同的想法
有时客户的需求并不是对客户本身有利, 实际揣摩跟探索后, 有可能是对客户的客户有利
第三步,确定第一性原理。
顾客是人所以会有七情六欲, 不可能用一成不变的方式去应对每个客户, 必须重视顾客做为人同时存在理性跟感性两种思考层面的需求[以人为本(第三步)]
案例说明:
1. 交期跳票:客户肯定想了解跳票原因, 有没有补救措施, 是否会增加费用, 对品质有无影响, 交期会延到何时...等, 这些都是在跟客户协调前就要想好, 让客户能快速做决策, 而且客户也需要这些信息才能向他的对应单位或领导告知跟协调(理性); 客户肯定是希望合作伙伴不会时时刻刻让他操心(感性)
2. 如何帮助客户提升绩效:加快交货速度, 报价更有优势, 提供效能更好或更加受市场欢迎的产品, 降低品质异常, 反映市场情况提醒客户提前备货或降低库存(理性); 帮助客户提升绩效, 让客户得到晋升或加薪而得到客户的感谢及信任(感性)
第四步,推演迭代第一性原理。
我从小就常听到别人说“顾客就是上帝”, 一直到我在服务业打工,甚至毕业后工作也都是信奉这个原则, 而且从事销售的人很多人也都遵循此原则, 所以我就把“顾客(用户)就是上帝”当成做销售的基石假设, 但光把顾客当上帝一样伺候, 他们也不一定会买产品, 那要如何让他们购买, 就必须理解顾客的需求, 站在顾客的角度去思考, 这也是为何我会推演出"以人为本"作为第一性原理 , 因为需要以顾客个人为出发点去揣摩顾客的需求
第五步,寻找方法论。
顾客有千千万万种, 那该用什么方法才能让各种顾客购买, 我的方法论是“寻找顾客心理的突破点”, 例如成交的秘密这本书第四章所写的, 作者把客户分为8类, 精明型客户: 要让其觉得"花得值", 虚荣型客户: 要奉承, 专断型客户: 要谨言慎行...等; 因为每个顾客的成长经历跟生活状况都不相同, 所以必须透过了解各种信息后找到突破点, 销售等的就是一次机会, 运用这个突破点让顾客愿意买单
参考连结:混沌班长成长营复盘 l 小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