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舅舅写给外甥的信1不要试图寻找生活的标答
亲爱的丸子哥:
你好。
(一)
请别问我为什么要管你叫做丸子哥,这事儿得问你妈。其实我和你的长辈们一直想要管你叫类似“铁蛋”“便便”“大臭臭”一系列能够在你长大后依旧可以好好损你的名字,但是你妈可能提前考虑到了这一点,就给你起了这样一个名字,这让我觉得一点都不恶趣味。
你是一个新手外甥,这是毋庸置疑的。第一次做儿子,第一次做外甥。当然,这一点你不用担心,因为我也是个新手舅舅,作为舅舅的技能点明显没有点全。比如到现在我依旧没有掌握好正确抱你的方法。我想这个技能可能得等到将来你有一个弟弟或者妹妹的时候才能学会。但遗憾的是,那个时候应该已经无法用这个方法来抱你了。
(二)
我和你妈刚出生的时候都是一个小萌秃。“萌秃”这个词的重点在于“秃”而不是“萌”。这个你可以自己去尝试一下,不管是谁,大概秃了之后都会有些“萌”的。当一件事情已经基本成为一个共性之后,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在这一点上,你的表现尤为出色,因为你出生时的头发比我和你妈多多了。
当然,你现在看你妈或者看我的话,都很难找到我们曾经是“萌秃”的证据。尤其是你妈,一头秀发无比的美丽。
但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叫做照片的玩意儿,它能够记录下一些东西。你妈就不止一次的想要消灭自己曾经是“萌秃”的证据,但你料敌先机的二舅我,成功的保护住了这个证据,以用来在你长大后和你一起使用这张照片来要挟她。
(三)
你肯定会纳闷,我现在为什么要给你写下这些信。因为刚刚一岁多一点儿的你,只会使用几个简单的汉语,并且完全不认字。但我依然决定要写下这些,当然,我并不是希望你现在立刻马上就看到它。
我会在信的末尾标注出我希望你看到这些信的时间。同样的,我也没指望你那个时候能看懂,更没指望着你那个时候会按照这些信上说的去做。
那么,在你真正有阅读能力来看这些信的时候,你肯定会问我,“既然你没打算我能看懂,也没打算我照着去做,你写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呢?”
这当然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而我的答案就是,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用。
所以我在第一封信里要和你分享的是一个常识。一个已经被大家都忽略了的常识。
这个常识就是,生活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四)
不管是谁,他都没有权力和资格去规划另一个人的人生。所以我写下这些东西,只是想和你一起分享我的人生,以及分享一些有关我们这个家族的故事。至于你在自己的生活之路上要怎样去选择,并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
事实上,我将要在这些信中对你的人生初段进行的一些复盘,肯定会对你的未来造成一些影响,这些影响既不受我的控制,也不受你的控制。但我欣喜的相信,这就是舅舅和外甥之间的缘分。
好的,回到标准答案的问题。为什么我要在第一封信里和你聊这件事呢?
这是因为我和你妈这一辈人,以及你姥姥、你二姨姥姥我妈,她们这辈人的人生,大体上都是被规划的。
你姥姥他们这辈人赶上了“文化大革命”,该上学的没能去上学,要么去农村了,要么去当兵了。他们没能选择自己的命运,他们中间想读书的阴错阳差的没能去读书,想做些事情的阴错阳差的没能做些事情。当然这并不只是他们的损失,也是整个国家的损失。
战后的满目疮痍再加上这一个长达十年的文化真空所造成的近五代人的文化断层,使得整个国家的价值观到我给你写下这封信的时候依然还是扭曲的。
而你姥姥这一代人在这种宏观的规划下,基本没有什么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力,甚至于可以说,在我写下这封信的时候,这代人刚刚从生活的困苦中走出来没有多久。
你的幸福,也是我的幸福,就是没有经历过生活的真正的困苦。
(五)
我和你妈这一代人也是被规划着生活的。
在我们年幼的心灵中,一直有着一个为之奋斗了整个青春的目标——“考大学”。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因为上一代人的“文化缺失”,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启蒙之后,人们逐渐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但他们并不掌握知识,也并不掌握知识的获得方式。于是就盲目的将知识与命运寄托在大学上。
因为大家都不知道知识到底是个啥样,所以大家都认为上过大学的人,就是有知识的,就是好的。所以那第一、二、三、四批大学生后来的生活和命运还都不错。这也是给你提一个醒,如果你要做一番自己的事业,那么一定要在一个新兴的事情刚开始的时候去做,做第一、二、三、四批人,一旦晚了,只能沦为跟风者。
后来的人们就都认为大学是个不错的选择,甚至在一些不可抗力的乌合之众的群体推波助澜之下,“大学”成为了唯一的出路。人们尊重“大学生”,不管他们是不是真的挺有本事,这帮人现在做了教授、部长、官员、经理,他们成为了在各个行业说了算的人。但他们并不是真的很有本事,人们认为他们有本事,要让自己的孩子变得和他们一样。
这就是我们出生的那个“十年”的背景。我和你妈、你大舅、你三舅的童年也基本就是在准备考大学的时光中度过的。
现在我和你大舅回忆起年少时的事情,一直觉得上了大学及至工作的这几年反而是我们俩在一起玩儿得最多的也最幸福的几年。因为童年和少年时代都很忙,都在不停的考试和学习。以至于,我一直认为,我们是童年缺失的一代人。
(六)
在那个背景下,学习就是一件很重要的,重要的不能再重要的事情。但是悲剧的是,年幼的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学习的是什么。而逼着、督促我们学习的人们也并不知道我们学习的是什么。
在我们这代人中,学习是一件权宜之事。我们并非是因为想要学习自己想学的知识而学的,我们只是知道现在学习等于“将来”的美好生活,我们是为了这个“将来”,去被迫学习的。
事实证明,这个“将来”靠“学习”是靠不上的,只能靠自己。
因为你会发现大家都一样,从小就学习,真的考进了大学就放松自己,然后工作。
然后就有了你。
和你说这么多这些东西,其实只是为了告诉你,在你人生开始的阶段,不必像我们一样被逼迫和监督着去做什么,因为如果你自己有选择的话,终究会沿着你自己选择的那个方向去走的。
人生好玩儿的地方在于一点,不论你满意不满意,就这么一次。有些事发生了就是发生,想改也没法改了。
所以,当你将来面对一堆别人为你规划好的“标准答案”“标准人生”时,要有自己的判断。因为这个世界同样很奇妙,有些问题根本就没有答案,有些事情根本就没有解决办法。
有些“标准答案”只不过是一些人要把你变得和他们一样的居心叵测。
如果你选择学习这条路,就一定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我也最希望见到的是,当你上学之后,能够有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你自己去选择想学什么,而不是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来规定你将要学什么。
毕竟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大学生”已经不是掌握知识者的代言,而是读了很多年死书的,没有社会经验的,能够被学校、社会、小商小贩、用工单位随便欺负的一个代名词。
我想你能在人生初段就看清楚这一切,看到从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涌过来的无边的恶意,并且一如既往的坚持自己。
二舅,寸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十日首稿
二零一五年五月十七日第一次修改
二零一五年七月十四日第二次修改
二零二四年年你十一岁时,应该读读这封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