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九,是鲁迅先生往生纪念日。
托尔斯泰把基督的教导归为五诫:
1.勿生气。
2.勿……
3.勿起誓。
4.勿以怨报怨。
5.勿与人为敌。
这是基督学说的消极表述,但积极的部分只有一条:
爱上帝和你的邻人像爱你“自己”一样。
哲理上的玄解,毕竟不同于现实的手段,我从此处理解的是,自己,是,也应该是,第一位的。
人类总是自身的星辰,不论为人为己的逻辑如何划分,自立是首要的基础的。
有些重要,并不是因为本身它有多重要,而是因为太难得。哲学思辨启蒙读物,青年随笔,大概讲过这样的话,在群体大潮中生活,随波逐流是容易;在寂寞隔绝中,过孤独简单的生活也不困难;而在人群的和谐中,保持自我之思之行,实现有趣有益的独处,才是宝贝伟大。
此时,想到这里,未必能做成这样,但既然信了,就心所向,行所依,比如而已。
老家淮河鹦歌窝俗语中说,河里有鱼肆上瞧。沿着河边看打渔收网,也许所获寥寥,但是星星点点的汇聚起来便能成市场。所有的孤军奋战,都不是孤军奋战,万马千军会在广阔的平原上相逢。
碾压到尘埃里吧,同路人,异路人。
所谓安身立命,必在自身,不要到外界去找寻。不是吗?即便盛赞的天地包容,厚德载物,但是一个人,必须在泥土里耕耘劳作,季节轮转,春夏秋冬,才能收获粮食。
鲁迅讲,贪安稳便没有自由。如果我们大多数人都能做与自己相关的事,力量将会倍增,我们个人常被无关天边的事吸引了。
许多的事与我们已无关,
每一个思想却是有关的,
对思想的思想也是思想。
知识,知识,没有理论基础,就没有价值观。良知也罢,善良也罢,从来不是空中楼阁——我极少转发附和鸡汤文,因为它们常是颠倒了因果的。
沉默已是抵抗,
但沉默里有大促进。
鲁迅讲无聊的知识分子主要有四件事,一是表态,表示拥护完成。二是宣传,说这是个好东西,大家要珍惜。三是阐释,解析某主义的精妙。“非常煞费苦心,就是没有创造。”
所谓知行矛盾,就是作为思想,必须是超前的,超越模式,不受限制,但是日常生活,必须是懂得妥协的。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景象,启蒙者希望启蒙对象能够接受自己的理性,可是一旦真的受到了启蒙,就要走自己的路。教会了徒弟,气坏了师傅。接下来就有两条路,要么根据行动对思想之纯正作违心的修正,或者拒绝,掀翻平静的书桌
有什么用处?
在精神世界里,总有一席之地不是工作方案,是无法所谓求实效的,并且应该不在少数吧。
热风.有无相通说:
改良点自己
保全些别人。
鲁迅是丰富的,不要简化他。
我读完他的20卷文集,有个新的发现,那就是曾经对他理解得狭隘,他针砭的是社会人心世界,而不微词政府的,他在任何时候,都是爱国者。
最终,自己完整的思想才是圣神的。
写于舜帝之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