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益,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的认知,也是我们很多人都在做的一个日常行为动作,但因为时间的关系,和读书习惯的问题,很多人很难做到高效率的读书。
不管是读实体书,还是读电子书,我的速度一向是很快的,但快了就有点囫囵吞枣的感觉;读书的时候,更有很多不好的习惯,比如好书只会读一遍,很多精髓的内容不能很好消化吸收;比如每天只读一本书,如果不感兴趣,但又对自己确实有用,就很纠结,纠结怎么才能看进去等等。
最近,我摸索出了一种读书方式,一天可以看五本书。但是,我不知道我的这种读书方式是否是好的,是否值得分享给更多人尝试。我自己是很享受这样的读书方式的。
直到前几天,听一个老师直播,她说她也一天看五本书。我不知道她是如何看的,但她的分享也让我知道了一天看五本书确实是可行的。
一天看五本书,并非是一天把五本书全部读完,而是分层次,分方法,分书品类。
首先,我把每天的时间分成五个时间段,早上,上午,下午,晚上和睡前。
早上我会读一到两本书,这两本书每次只读半个小时;读的这两本书,内容一定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知识或认知,需要自己不断的重复去读,去加深印象,去领悟和理解。
上午忙家务或工作的空隙、碎片时间,我会读电子书;会选择微信读书,选传记类的书,这些书通常看起来都很轻松,大脑不需要加强记忆,过一遍就可以。
下午会有一两个小时的整块时间,我会用来读一本晦涩难懂的实体书,或者一本长篇故事;一两个小时的阅读,加在一起,三四天就能读完一本书。
晚上也会有些闲暇的碎片时间,我就继续读电子书,这样的碎片时间叠加在一起,三两天就可以读完一本书。
睡前我也会选择反复看一本重要的书,通常看的时间都不长,有时候只能看十分钟,看十几页;有时候也会看30分钟,看更多页;
但通常不会看太久,也不会看故事书,因为看得太久会影响睡觉,看故事书常常会欲罢不能,甚至有时候会熬夜;当我发现自己睡前看故事书太容易沉迷的时候,就坚决的把睡前的读书内容做了调整。
其次,我会在一段时间内,选择几本需要反复阅读的书,做读书方式的安排;比如早晨我会用语音读书,读出声,不是用眼睛一扫而过,而是逐字逐句的读出来,每次读十几页30分钟即可;一本300页的书20天就可以读完,还是很轻松的。我也会在读书的过程中思考。
我也会建个群,邀请一些同频的人来听我读书,被动的监督我读书。
我也会在读的过程中,临时加入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的读书方式,让我更专注,也能对真正好的知识,做到更好的理解和实践应用。
我更会一边读书,一边输出,随时写读书笔记;读一遍之后在写的过程中,还会反复再看那些重要的知识点,这样的读书方式,更是养成了习惯。
然后,我会选择不同种类的书,一起来读;这样做的好处是,读一本书疲惫或很难理解的时候,可以换换脑子,不至于读的很痛苦。
最后,一天读五本书,可以让自己一直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可以在不同品类的书籍中汲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养分,还可以触类旁通,最终在单位时间内读更多的好书,效率更高。
每个人读书的目的和目标都是不同的,但不管是什么的样的读书目的,能读进去,能消化吸收,能实践出来,能让自己有改变和提升,就是有效的读书。
有的人读书会很慢,但如果多读书,读到一定的时间段之后,速度自然会提升,问题就在于是否能坚持很长时间;
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参考他人的读书方式,摸索出自己最喜欢最适应的读书方式是所有读书之人的必经之路。
愿所有的读书人,都能开心徜徉在书海之中,有生之年,多读几本好书,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丰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