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三三不惑以为美的文集
评第九夫人之《承诺》

评第九夫人之《承诺》

作者: 三三不惑 | 来源:发表于2021-01-19 12:19 被阅读0次

能受邀为九洲芳文精英特训营里各位朋友的文章作评,我觉得荣幸之至。然而面临的艰难是,每天几十份作业根本看不过来。

于是那天我跟大家说,如果你写了一篇觉得不错的东西,可以@我来评。这样我就可以为每个人至少写一次评论。话音未落,第九夫人就把一篇文章抛给了我。于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这篇《承诺》吧。

写文如果能够从开始就抓住读者的心,吸引他们注意力,毫无疑问就会离成功近了很多。读完第九夫人的这篇《承诺》就是这样的感受。一开始就用矛盾和反差吸引了我的眼睛,接下来可以说是一路追读下去,直到最终的时候答案才水落石出,我才恍然大悟。

文章题目是《承诺》,内容是一个没有兑现的承诺所带来的影响,从反面衬托主题,很好。这是九洲芳文精英特训营里一个命题作文,作者完成的很好,构思合理,文笔优美,可以说是写得非常引人入胜。

作者从姑姑玛丽的奇怪举动入笔,丢了工作却买红酒庆祝。然后发现不是庆祝,而是承诺的时间早已到了,爱的人没有出现,所以她精心地打扮自己,烈焰红唇,穿上最好的衣服和鞋子,配乐举杯,独自进入约会的盛宴。欢乐中更显出她的孤独和忧伤。

那一刻她是迷离放纵的,她失去了自我,也或许是,她真正地进入最盼望的自我。

下面我们一起随着文字来进入这场约会,体会玛丽姑姑的爱恨情仇,也来分析下其中一些我们写作者可以引起注意的地方。

开头由一个冲突带来悬念:失业本来加增忧虑,何以值得举杯相庆呢?很好的开头,让人不得不一看究竟。

这里需要注意一下这个句子“盯着高脚杯里的红色酒汁,晃荡个不停”,“着”是一个表示动词连用的字,用在这里容易让人产生误会。“哼着歌走路”,“吃着饭听歌”,“看着她笑”都是这样用法。而这里“盯着”后面是“晃荡”也是一个动词,看下来很容易误会是“他盯着……然后晃荡”,然而我们都知道“晃荡”其实”是用来形容“酒汁”,所以“晃荡个不停”移到“酒汁”前面就好。

“长长的睫毛映射出姑姑迷人的大眼”中的“映射”用得不恰当。“映射”是照映,反射的意思。这里用“反衬”或“衬托”就可以。

“胸大屁圆”应该改成“胸大臀圆”或者“丰乳肥臀”,后者更好,因为跟前面的“柳腰细脖”在结构上一样。后面的逗号应该改成句号,因为说得是“身段”,到了“柳腰细脖”“胸大臀圆”这里关于身段的部分就说完了。

“杰克不是很喜欢这样的姑姑,说实话,他印象里……”这一段的描写不太恰当。为什么不恰当呢?当我们谈到印象时,说的是两个没有生活在一起的人留下的最深刻的记忆,暗恋中的姑娘因为心中有爱,所以觉得那个男生在阳光下穿着白色的衬衣非常的美好。而杰克一直和姑姑生活在一起,他不会对姑姑一件普通的衣服有深刻的印象。他印象最深刻大概是玛丽给他买了一个特别期盼的东西时的情形,或者带他玩一个难忘的游戏时的情形,或者他做错了事受责备最厉害时的情形,所以这里还需要再斟酌修改。

另外就是短发很难“披散”。

这里有讲杰克有一把“玩具刀”, 我们先留意一下这个细节,等下再回过来看。

当姑姑在忘我中无意看到杰克时,一下子把杰克当作了杰克的爸爸,即她心中念念不忘的“他”,这里形容她是“愤慨”。这个反应有一点问题。因为可见“他”深深地在她心里,她对“他”的情绪是错综复杂的,既有爱之深,又有恨之切。在这种情况下,看到他的第一反应应该是不敢相信他回来了,然后会流露爱意,因为这是刻骨铭心所期盼等待的人,然后会有恨,因为他没有遵守诺言,说是十年,结果十一年才回来。总体来分析,大概爱的成分要高于恨,所以“愤慨”和“破口大骂”的瞬间反应会失真。在写作中,对人物的情绪,尤其是复杂的情绪需要仔细地揣摩,才能刻画到位。

基于以上的情绪分析,“甩鞋”这个动作也值得商榷。

接下来这段,从玛丽非常愤慨地骂和踢鞋到关门只是一个非常非常快的瞬间,关门之后马上传来“悠悠”的一句话,描写也有问题。关门声可能让玛丽从约会的世界一下子回到了现实,她这时的情绪很激烈,心跳也非常的快,这个时候需要一点时间情绪才能平复下来。先有片刻的冷静平复,才能过度到“悠悠”的状态。所以关门之后需要加一个短暂停顿的时间。

“抽出了刀鞘”宜改为“从鞘中抽出了刀”。

杰克梦见自己遇到了好像魔鬼附身的姑姑,他“抽刀乱砍”就好。“群魔乱舞”容易产生歧义,如果形容杰克像魔鬼乱舞般砍,他所面对的是不正常的姑姑,他是一个十一岁的小孩,感情色彩上说不通。如果是形容梦中附身的魔鬼中了刀的惨状,却何来一群之多?

“哗啦啦”应该是形容跟魔鬼打架的声音,所以应该放到上一段的末尾。或者单独一段着重强调也可以。

“偶然”用在这里不是很恰当,偶然有概率性。当我说我那天在路上偶然遇见了她时,意思是如果换个时间换条路我就不会遇见她,而杰克面对破烂的棉被和满床的白絮,看见是必然的事,所以需要修改。

我们再回到前面的细节,杰克手里拿的是一个玩具刀。而这里显然这玩具刀的杀伤力太可怕了,把“厚厚的被子”砍得“稀烂”。这个细节的描写其实让人思之可怕。一是因为这把刀显然是玛丽给他买的,玛丽用意何在呢?二是厚厚大大的被子盖在小小的杰克身上,被子被砍得稀烂的话,杰克缺条胳膊少条腿一点也不奇怪。如果说胳膊因为在挥刀不会伤到,那腿总是难以幸免。所以这里的细节描写需要修改。

昨晚姑姑让杰克关好房门,杰克没有走到门边就听到了脚步声,他赶紧钻到了“被窝”。“被窝”现在应该成了渔网,不盖也罢。而奇怪的是没听到开门声,“此时姑姑已经坐在了他的床边”,需要注意前面“赶紧”说明是没有时间差的,姑姑这显然是一位隐居在滚滚红尘中的元婴大士啊,此刻来了个穿墙入户的瞬移!

我们再注意一个细节,姑姑说“你是多么的像他啊”,记住它,等下再说回来。

奇怪的是“姑姑完全无视这一床的白色棉絮”,这里也同样让人费解。

唯一合理的解释是,第一次的醒来,其实也是在梦中。但依然面临两个难题,第一是年幼的孩子梦到噩梦一般来说会大汗惊醒,不大会醒于第二个梦中。第二个下面讲到被子已经换了另外一条“黑白的格子条纹”,显然跟他日常所盖的是不一样的,是真的换过了,就说明不是梦。因为每个人对自己所盖的被子的条纹并不用专门记忆。这样的话,以上的细节就很值得再次推敲。

如果要把砍破棉被的情节包在梦里,必须在第二天早上强调“被子”还是那个被子。但是新的困难会产生,就是姑姑那句“你是多么的像他啊”,无法自动生发在孩子的梦中。这个其实是作者一直想,也一直在强调的细节,也是伏笔。却无法硬塞到梦中,除非前面铺垫有足够的理由!

此处当杰克问姑姑昨晚事情的时候,姑姑的反应是“神色慌张”,“昨晚什么都没有”意思是不想让他知道。按理来说第二天应该情绪更加的镇定,是故此处的“慌张”和昨晚的“悠悠”就有些不协调。

“什么都没有”是想搪塞过去,而回到前面的细节即半夜的“你是多么的像他啊”却无疑是对杰克的提醒,让他想“我到底像谁呢”?前者是想压着不说,后者是鼓励质疑,这二者也有些自相矛盾之处。

“再也没有看进去”可换成“无心去看”。

昨天印象部分讲到杰克深刻的印象是“短发”,今天早上也是“短发”,说明玛丽一直是短发,既然没有改变,那在印象里其实就无需强调短发。只有和现在不一样的,有反差的,才需要强调。

“系鞋带的瞬间”发现姑姑穿着那袭白裙,早上曾经有个细节,看见姑姑的玉颈和上面的绒毛,那个时候就应该发现姑姑穿着白裙。退一步就算姑姑出门时换了套衣服,也应该是换好后就发现。所以这里的“发现”不是很恰当。

杰克蹲着系鞋带,发现姑姑美然后夸姑姑。姑姑却是抬起头笑了看到杰克的脸,方位的高低有些混乱。“多么得像他啊”的“得”,应该是“的”。动词后才用“得”,并且也不全是“得”。

总的建议就是文章整体写得很不错,一路都是扣人心弦的节奏,非常难得。作者很有创作的文笔和潜力。细节上可以再推敲。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观察,一孔之见,仅供参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评第九夫人之《承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xq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