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500字,坚持365天,今天是第12天。年底了,为了稳住2018年写出30万字的flag,所以今天开始,要按照每天4000字的标准要求自己。
1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们仨》读后感
我自己写文章,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总希望找几句贴合立意的古诗词、名人名言或者是比较押韵、优美的句子来镇场子,来点睛。长久以来,我都是这样操作的:想写一篇文章,然后去搜索这个命题相关的资料,重点搜罗那些朗朗上口的,文艺的小句子。攒够材料之后就去干别的事儿,然后卡着最后的时间点,挑灯夜战,或轻松或辛苦的写完一篇文章。
简而言之,我需要优美的句子来装点门面。
看了《我们仨》,才明白什么叫繁华落尽归初心,洗尽铅华呈素姿。这本书不厚,全都加起来也就331页,我这种逐字逐句读书的人,大概也就用了一天时间都读完了。
首先,一家三口之间浓的化不开的感情,都在字字句句的白描中。夫妻之间,父女之间,母女之间,都是感情深厚,在艰难岁月里,更是相依为命。先生阅历广,见识多,沉淀深厚,寥寥几笔,生动形象,或担忧或喜悦或悲切,都跃然纸上,书中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其次,乐天安命,与世无争。无论是在上海沦陷区,抑或是文革期间,乃至女儿和丈夫的相继离世,书中是真实的眼泪,无言的伤悲,还带着一丝看淡凡尘的通透。钱媛因病辞世之后,夫妻两个同时看到了她,而钱锺书只是一直对杨绛说:你让她回家去!一场再不会又重逢之日的大离别,掌上明珠的离世,虽然哀痛不已可是也带着豁达——她只是回到真正的家里去了,既然是回家,那么迟早还是会在家里相聚的吧。这段情节里,杨绛先生并不曾着力渲染悲伤,更不曾怨天尤人。只是明白的流泪,人道白发人送黑发人最残忍,可是先生接连丧女丧夫,遭受的是双重打击,相依为命的一家三口,至此就只剩下孤零零的一个她了。我一直在想,如果是我,应该是活不下去了。毕竟实在不知道,人间还有什么值得留恋了。
再次,顺境时分外珍惜,逆境时自娱自乐。书中一段提到,有一个时期,他们是有几百块的收入的,而其他的大部分人都只是几十元的收入。这样的大家感到的不是开心,而是心中不安,同时愈加珍惜这条件。待到后来,因为特定的历史环境备受折磨时,一家三口生活艰难,保守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折磨,他们也没有抱怨过什么。一直是尽力的自我开解,守着自己的本心本职,默默度日。最重要的是,在无比艰难的时候,二人依然可以安居于室,潜心读书做学问。从钱瑗出生,到一家三口走散两口,这期间纵然五味杂陈,颇多困境,但是读书都是三人共同的爱好和大事。说到这里,我是很惭愧的。我的业余时间无非看书刷剧睡大觉,浪费了很多时间。
最后,一代文学大家甘为“灶下婢”,为家人洗手作羹汤。杨绛先生的才华和修养并不逊色于钱锺书先生,《我们仨》里惊鸿一瞥,“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却承担了很多很多的家务活,为丈夫收拾了很多很多的烂摊子。门当户对的婚姻,郎才女貌的搭配,惺惺相惜的朋友,这样的组合里,也总得有人为家牺牲。杨绛先生甘为“灶下婢”,在她心里,丈夫女儿和家,始终还是终于自己的事业的。所以实力相当的爱情和婚姻,还是要用心维护和经营的。只是因着夫妻之间,父母和孩子之间相处融洽,所以这付出得到了回报,远大于事业成功带来的回报。这对于现代女性的婚姻,提供了另一个视角,另一种可能。
大人物的生活都有这么多避无可避的不如意,何况你我?心平气和一点,我对自己说。
2 今日碎碎念
2.1流水账
昨天差不多凌晨一点才睡,今早5:45左右就醒了,想到了一件很气的事情,然后就睡不着了。
惦记着还有《我们仨》还有100多页没有看,于是就在手机上开始疯狂的读。大概花了3.5个小时吧,终于看完了全本。心里就惦记着要写一份读后感。
撸完全本,已经是8点多了,本打算睡个回笼觉,忽然福至心灵,想到了一个项目还有几个细节需要交代给销售,于是乎,又是一番微信来往,到了还是决定去公司再处理一下。于是乎,下午又去了公司,干完活,吃完外卖,又去取了快递,40包餐巾纸分成2个纸箱,我要从A栋走到D栋,纸箱又大又脏,搬起来贴着衣服,感觉衣服瞬间就脏了。吃力的穿过公司所在的园区,内心里想的都是我为啥要把这种东西寄到公司,回去一定要修改网购地址,以后大件都寄回住处......
取完快递,登录微博,发布了之前写好的2篇文章,然后就开始漫无目的的休息。坐了大约十多分钟,感觉越来越冷,就带着快递打车回来了。
住处本来就满满当当的,我不喜欢也不善于收拾整理,加上我新取回来的快递,房间里就更满了。感觉心里有一丝明显的不快。
到家之后,略微一整理,就开始玩手机。浏览的网页,大部分是戏曲、朱一龙、白宇以及《镇魂》相关的小视频。我不大玩抖音,但是沉迷于手机小视频的时间并不少,大有”山中才数月,人间已千年“之感。
2.2苹果电脑真的好用吗?
最近新入了一台惠普笔记本,硬朗大气,攻气十足,感觉根本就不适合女性,但是我偏偏买了这一款。拿到手之后至今,每次使用都有种很爽的感觉。相比MAC BOOK AIR简直不知爽了多少倍。
流畅的使用体验和高颜值的外观,让我感觉心情飞扬。这台笔记本的入手的价格,和苹果本几乎是一样的,就办公和日常大部分使用场景而言,显然这台更合我的胃口。可是如果让我带出去,比如到咖啡馆或者图书馆去,我可能还是会考虑带苹果本过去:一来可以装逼;二来轻薄便携续航能力强。有了这两个优点,它分辨率渣,打字体验不好等等缺点都可以被暂时无视。人,有时候就是这么虚荣。
苹果本在我手上四年,基本没有在正规场合发挥过什么大作用,反而经常给我带来很多麻烦。如果不是它的装逼功能,我当初应该也不会买。当然买了也不后悔,在仅有的少的可怜的几次重要场合,我和同事们清一色的苹果本,还是狠狠的为公司打了一波成功的广告的。在我可以支配的自由时间里,它陪着我疯狂刷剧,我半死的躺在床上看各类热播剧,一看就是七八个小时,四年过去了,它宝刀未老,续航能力依然是杠杠的。由于跟着我也没什么出生入死的机会,所以它的颜值还是很能打,今天看来外表依然六成新。在我刷剧刷到眼瞎的时候,有次实在太困了,还一个不小心被它砸在了鼻梁上,当时我就两行眼泪不受控制的流了下来。那个疼,到现在还记忆犹新,每次想到都忍不住摸一下自己的鼻梁,幸好鼻梁天生就塌,否则还要担心被砸断毁容了。
就总体而言,有了新的办公本,苹果本就从必需品变成了锦上添花的存在了。
有时候,喜欢一件东西,一个人,一份工作,可能就像喜欢苹果本一样,爱的是他的光环,并不是他本身。年初有段时间很痴迷新媒体,想要去应聘明星工作室的文案。初步了解了一下,发现死在了年龄线上。后来看职业规划相关的资料,看到作者说选工作一定要弄清楚自己喜欢的是工作本身还是工作自带的光环。果然,略一思索就明白了明星艺人相关的工作岗位,完全不适合自己:跟着BOSS,接触的是高定、奢侈品,上的是热搜头条,荣誉热度都是老板的,可是自己却会时时刻刻受到巨大的诱惑。我实在没有拿着几千块工资,接触几千万项目还不羡慕嫉妒恨的定力。所以,还是不要再生出靠近娱乐圈这种想法了,脚踏实地吧。
3 知易行难
本来以为以我的话痨属性,每天4000字肯定不难,可是耐着性子写到现在,居然还不到3000字,而我已经没什么正经严肃的内容可以写了,接下来了就要信马由缰的发散思维了。
虽然从来没有公开在朋友圈说新年的计划是怎样怎样,但是心里对自己还是有要求和期待的:读书,写作,运动,最主要的是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就目前来看,也就“写作”可以量化,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写了几篇文章多少字,记录了大半年的心路历程,其他的三个目标就是呵呵了。
读书大概读了这些吧:
已读完:
(1)朋友圈的尖子生
(2)《跃迁》
(3)《镇魂》
(4)《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5)《写出我心》
(6)《文心》
(7)《小说课》1
(8)《小说课》2
(9)《默读》
(10)《解忧杂货铺》
(11)《一禅小和尚》
(12)快餐文若干
未读完:
1、《杀破狼》
2、《精进》
3、《成为作家》
4、《如何写作》
5、《怎样写作》
6、《孙子兵法》
7、《围城》
8、《格局逆袭》1、2
9、《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10、《有匪》
11、《六爻》
12、《大战拖延症》
13、《禅与摩托维修艺术》
14、《乌合之众》
不盘点不知道,盘点下来,这一年架子搭的很大,声势造的很足,每天咋咋呼呼,其实也就看了十几本书,真是汗颜。
好在现在有了目标,接下来,就重点看叶圣陶、村上春树和P大的书了。过年前还有四十来天,希望上面提到的书都先大致翻一遍,知道个脉络大概,同时要研究下时下流行的小说类型。《长命女之程雪至》真的不知道要猴年马月才能继续开始写了,感觉还是要先从一个个片段开始写起。先搭建好扎实的框架再动笔。最重要的是先从短篇开始。
现在真的是很喜欢P大了。本来我以为她是写快餐文的,加上我是因为电视剧《镇魂》才接触她的作品,因此先入为主的印象下,是把她的书当成消磨时间的作品在看的。可是无论是《镇魂》还是《默读》,字里行间都有着社会责任感,有着对时下热点问题的反映和批判,比如《默读》里的校园霸凌,真的是让人印象太深刻了。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孩子,要么不生,生了就一定要负责到底,还要给予他充分的爱和保护。为人父母,责任重大,没想好,请丁克,请打胎。
都写到现在了,感觉2个小时都过去了,居然还只有3600多字,内心真的好崩溃啊。接下来的日子肯定是要加班的,哪来这么大块的时间码字啊。梦想总是丰满,现实总是骨感啊。
默默地再定个小目标:明天写8000字,同时看完《围城》或者《杀破狼》。我有新电脑了,可以在电脑上看小说了,速度应该比掌阅快很多吧,啊啊啊啊啊,四千字着呢好难写啊!
说来今天三餐不定点,早饭没吃,下午1点多吃了顿午饭,三四点喝了一罐果汁,然后就再也没吃啥了,现在感觉真的饿了,家里出了泡面和香肠是咸的,其他都是甜食,完全不想碰,点外卖太晚,下楼太麻烦,真是好折腾啊。算了,还是等下吃点外卖吧。
看了下微博,发了2篇头条文章之后,涨了是个粉丝,可是居然没有一个人点赞或者评论,也是够失败的了。我知道自己写的不好,可是这个打击还是明显有点大啊,哭唧唧。
最后,我想当一个温柔的人,像朱一龙龙哥一样温柔的人。我知道温柔是因为内心有足够的力量,而我显然还没有,所以努力朝着这个目标修炼吧。
终于到四千字了,用《我们仨》里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吧:
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杨绛《我们仨》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