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饭的时候,一家人拉起了家常。婆婆后天要出去旅游,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提醒她不要忘了一些常用的东西,比如拖鞋,换洗衣服,备用药,雨伞等等。婆婆说拖鞋酒店里也有。现在大部分酒店都有一次性拖鞋,但是以防一些酒店仍在使用非一次性拖鞋,那样就很容易传染脚气。
公公说自己年轻的时候在外面做生意,旅馆就只有一张硬板床。甚至有些床还在过道上。这么多年过去了,他早已经齐商从农,每次家庭的旅游他也从来不去。所以他对酒店的印象始终还停留在二三十年前。
都说忆苦思甜,回忆杀往往都是一把心酸泪。公公婆婆回忆起那些年的时光,双双眼眶忽而地红了起来。农忙的时候把稻谷插好,剩余的时间里,公公婆婆走南闯北,卖小百货。因为太穷,周边的一些城市他们都背着重重的小百货,徒步前往,有时候晚上回不来,就直接缩在公园的椅子上凑合一宿。偶尔生意好的时候,花个几毛钱去住下只有一张1.2米硬板床的旅馆。要到外省或者路途遥远的地方,两个人就背着重重的两麻袋百货,步履蹒跚地去坐绿皮火车。
大过年的时候,漂泊在外的公公婆婆为了改善伙食,终于炒了一碗蒜苗炒肉。对于现在的小孩来说,难以想象大过年就只有一个菜,哪怕是平时,每餐也总是有好几个菜。
后来公公婆婆觉得一直漂泊在外,家里的两个孩子照顾不到,于是几年后他们就决定弃商从农,就这样他们回家种田一直到了现在。这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可能会觉得异常地辛苦。可公公觉得做农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一件事。亲眼看到自己所做的蔬菜,一家人吃地那么开心,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每次被曾经买过他蔬菜的客人念叨为什么今天不来,是一件多么自豪的事。一年365天,除了过年休息的那几天,其他的日子里,他夜以继日地种菜和卖菜。每天凌晨两点就起床。我想叫醒他的应该不是闹钟吧,而是他对于种菜的一种痴情以及高度的自律吧!
很多次,我们让公公少种点菜,他都会面红耳赤地和我们争吵。也许种菜以及得到客户的认可对于他来说也是一种成就感吧。每当他看到自己种的一大片蔬菜就如我们看到自己签了很多的单子一样自豪。
曾经好多次让公公去旅游,他是无论如何都放不下他那钟爱的土地,哪怕让他离开一天都不行,即使是免费的旅游也不去。公公出生在解放初期,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经历过改革开放。曾经是地主富家少爷,一夜之间跌入谷底,成为比贫农还要穷的阶层。因为公公婆婆的努力,后来我们的日子终于越过越好。所以他开心就好。我们作为小辈不能剥夺他开心的权利。但是也希望他能保重身体,量力而行。
相比公公,婆婆比较想的开。该逛街就逛街,该旅游就旅游。只要她喜欢,希望她趁现在还走的动,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很难想象目不识丁的公公婆婆,那些年是如何走过了大江南北;很难想象个子矮小的公公婆婆是如何背着这么一袋袋沉重的小百货徒步走过了周边的一些城市;很难想象没有导航的当年,他们是如何能准确地辨明自己的方向。我想,支撑他们走下去的一定是那份对家庭负责的沉甸甸的责任。
对于我们的下一代来说,他们根本没法体会,目不识丁,饥肠辘辘的滋味。他们看到喜欢吃的就吃,不喜欢的食物就大肆浪费。这样想来,伊斯兰教每年的斋月还是有很深的教育意义。伊斯兰教斋月的那一个月,从太阳升起到太阳落山,整整一天,除了老弱病残其他人一概不准吃饭喝水抽烟。其意义除完成宗教义务外,还在于陶冶性格,克制私欲,体会穷人饥饿之苦,萌发恻隐之心,以资济贫、行善。也许,我们也能从伊斯兰教的斋月得到一些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