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红楼,阅古今

读红楼,阅古今

作者: 萃彦相逢何必曾相识0102 | 来源:发表于2016-08-30 09:07 被阅读20次

《红楼梦》文学评论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 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枉凝眉》

读完《红楼梦》,轻轻的合上书,思绪却仍是驻足在百余年前的大观园,慢慢的体会着那时的人情世故。随着思绪的迁移,那些安静,顽固,浮华的尘土早在时光流逝中抹去,唯有红楼一书留在心中。

《红楼梦》这一不朽之巨作可以说是一部含着笑的悲剧。全书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为线索,描写了几个封建大家族由盛而衰的过程。全书通过描写这些家族荣华时的极尽奢华,大胆的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也指出了他们的种种虚伪、贪婪、欺诈、罪恶和腐朽。作者用此书深刻的批判的当时的浮躁的社会与黑暗的朝政和那些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封建贵族。《红楼梦》所讲述之事不单单指出其中所涉及的四个封建世家的灭亡,更是指出了整个黑暗腐朽的封建贵族阶层的必然崩溃和死亡。

当然《红楼梦》的成就肯定不单单在于其在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其中刻画的一个个鲜活可感的人物形象也是本书的另一大亮点。

千古红楼,梦一回。前生,是那棵世外仙姝;这一世,化作了这个叫作黛玉的女子。在她那娇柔而柔弱的身躯里,藏的是无尽的愁怨,以及不凡的天赋。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是她别致的情怀,是她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是她对于自由爱情的渴望,对于专制的些许叛逆之情。

而此书的另一大主角,贾宝玉。却普遍被人认为是空有皮囊、毁僧谤道、不孝父母、不懂人情世故也不上进之人。所以就会有一句“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来作评价。但他却也有一种反抗的精神,在对于自己爱情的追求上忤逆贾母的意愿,这在所在阶层上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但是他却敢做。

但在《红楼梦》中还有一个人物,可以说是当时穷苦读书人的缩影,他就是贾雨村。他是一个志向远大、清高自傲的读书人,但却禁不起挫折,逐渐堕落在这黑暗的官场上,失去的原谅的美好品质。他是当时香菱身边唯一知道她身世的人,因为香菱父母在以前对其有恩,但他在恩人与自身利益上还是做出了利于自身的选择,从此可见其自私与堕落。

《红楼梦》一书之所以称之为文学巨作,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其对于我们现在的社会也是有着现实意义的。首先,它让我们看尽社会百态,感知人情冷暖。其次,它也体现了对女性的尊重,与各种社会上的人际交往。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一切的故事,不知道到底是真是假,是真的,它凄美得让人难以相信,是假的,它却真实得可怕。不过转念一想,又何必计较呢,若是看透了一切,这本书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魅力,我,宁愿在迷失中品读这本书……

相关文章

  • 读红楼,阅古今

    《红楼梦》文学评论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

  • 翻书读史阅古今

    诗||然儿 翻书读史阅古今 翻书读史阅古今,室外踏春室内寻。 感怀念恩天使泪,散落素笺文字心。

  • 人生三看红楼梦

    少年读红楼,情起情灭,俱是愁。中年看红楼,情来情往,世事筹。老年阅红楼,情牵情挂,今生惆。

  • 读画 | 阅古今之势,读中西之景

    《太行山伟大的山脉》 这幅作品是谢夫楚科在太行山写生时 完成的一张全景式风景大作。 作品融合了写实和印象派的特点,...

  • 读逆旅主人《色即是空》有感

    读逆旅主人《色即是空》有感 曾记年少迷宝黛冷月寒塘赋风流而今阅尽沧桑事从此不敢读红楼

  • 黛玉的完成

    每个人读书大概能阅几本经典,红楼梦便是经典之中的经典,似乎是穷尽一生也无法将其完全读完。每次读红楼,定能于万花丛中...

  • 为云为雨古今同

    读杜甫巜贫交行》有感 为云为雨古今同, 纷纷轻薄数无穷。 君不见红楼终成梦, 皈依三宝相色空。

  • 平视卑微

    平视卑微 ——读《红楼梦》阅贾瑞 在这热热闹闹的《红楼梦》中,贾瑞恐怕是最卑微的角色,稀里糊涂消耗了自己的一生,活...

  • 琴瑟和鸣

    月夜弹古琴 灯下阅古今 琴书各所好 齐眉共白头

  • 2019-10-16:《金瓶梅》--一部末世之书(1)

    (一)《红楼梦》和《金瓶梅》 1、谁是古今中文第一小说? 知乎上有个有意思的问题:《红楼梦》作为古今中文第一小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红楼,阅古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oef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