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心得五 一生万物

作者: 宁静__致远_ | 来源:发表于2019-04-23 10:51 被阅读12次
庄子心得五 一生万物

昨天庄子读的未入心,交完作业总觉得还有什么没能领悟,今早再看,有了新的体会。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这段里彼与是是事物的两个对立面,如好与坏,长与短,优点与缺点。。。。事物没有不存在缺点的,事物也没有不存在优点的,只从缺点看,就看不到这个事务本身,从优点看就可以看到了。这段想到孩子教育,当我们被孩子的缺点困住,比如粗心,就只看到他的粗心,那他的其他优点如礼貌,运动好,甚至吃饭好,全看不到了。而当我们是正面评价孩子时,就比较客观,会优缺点都会看到。孩子没有全是缺点的,我们成人也一样,需要的是我们跳脱出来,一叶障木,不见泰山,可我们站到另一坐山上时呢,看到的就客观了,如此,又是逍遥游里的提高境界了。


今天的庄子,读的心神激荡,庄子是悟道的人,我经过几年的定静,在明白虚空之境后,竟可以理解庄子之言,如此,自己原来所悟方向没错。

“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段貌似荒谬的话,放在万物本源的一来看就通了。秋豪虽小,却通万物,泰山虽大,却是万物之一;早夭的孩子人世的寿命是短,但他回归了虚空,得到了永恒,彭祖寿长八百,可总耽于人世,与无尽的虚空想比,却是寿命短的。在虚空里,一切不在,一切又都出自那里,天地与我,都是源自虚空,万物和我终也归于虚空,化而为一。虚空难言,没有体会无从解释清楚,一旦说出来,便是二了,再加上个人理解,便是三了,如此反复,道也就失了本来的样子。其实佛家、道家、儒家哪个不是呢,如果佛祖、老庄、孔子再生,看后人对他们的解读,也只有苦笑了吧。

”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言语的力量总是小的,说与不说,道总在那里,不说也罢。

“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树能睡吗?人会担心掉下来而睡不着,猴子却高枕无忧;西施美吗?鱼沉了,是因为太美还是太丑吓跑了?湿地睡多了会腰疼的,可螃蟹泥鳅怎么就视之为天堂呢?一切的理论,都是自我的观点,换个角度,还放之四海皆准吗?所以,仁义,是非真不是绝对的。这是庄子的观点,说的也有道理,只是我们生而为人,也难时时跳脱至宇宙,从不同角度来看事情,所以,做一个人,还是阳明先生的“致良知”更具操作性,可行与否,问良心就是了,只是这良心需要时时自省擦拭,别把私欲作了良知指引。

“众人役役,圣人愚芚,参万岁而一成纯”--“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与道德经这句相通,精明的世人,若愚的圣人,谁又是真聪明呢?

相关文章

  • 庄子心得五 一生万物

    昨天庄子读的未入心,交完作业总觉得还有什么没能领悟,今早再看,有了新的体会。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

  • 水润读书笔札 l 庄子 外篇 天道(三)

    《庄子·天道》篇,庄子外篇的第六篇。天道,即宇宙万物的运行变化规律。天道篇由十个章节编纂而成。 续 第五章 论述明...

  • 关于庄子

    这样懂庄子的人,还有民国诗人闻一多。闻一多说庄子的人生:“庄子只管穷困了一生,寂寞了一生”。对于庄子的贫穷,他说:...

  • 重读《庄子·心得》(一)

    年轻的时候读不懂庄子,读懂的时候才发觉庄子才是真正的智慧之人。 在教授《逍遥游》之前,重读了于丹《庄子》心得。记得...

  • 前半生不要怕,后半生不要悔!

    ——《庄子心得》阅读摘录 1.一位老酋长对他部落里的年轻人说:“你们去远行吧,闯荡你的一生。这一生我只要给你六个字...

  • 天人合一

    庄子曰 “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 《庄子》读书心得

    《庄子》是一部大书,也是一部奇书。 近半年的时间,我每天都徘徊在庄周恣意汪洋的世界里,或惊奇于鲲化为鹏的妙境,或缠...

  • 庄子心得六

    前几天看盗梦空间,看到那小姑娘不能唤醒,便直接让人把她在梦中刺死了,因为只有死了才会醒来。当时看后就心中一动,我们...

  • 庄子心得14

    真人,印象里是宽袍大袖,白眉长髯,慈眉善目的老者,以为是对道长的尊称,今读庄子,方知真人是如此之人。更从学友心得里...

  • 庄子心得18

    肩吾见狂接舆。狂接舆曰:“日中始何以语汝?”肩吾曰:“告我,君人者以己出经式义度,人孰敢不听而化诸?”狂接舆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心得五 一生万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oem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