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一项事务,我总是喜欢先在外围徘徊很久后,才慢慢向核心靠近。
例如,读一本书,且不管什么类型的书,我总是先看看首页扉页,然后仔细读读前言序言,之后才开始正式读正文。又如,接到了一个新工作,或碰到了一个新问题,我总是想在外围,先了解了解这个,查查那个,然后才正式开始干。
这个习惯,就有可能造成做事慢,从而导致效率低的结果。尤其是在快节奏、交付迭代率高的情况下,这种从外到内打法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
当然,这个习惯,也要区分事情、区分具体应用场景才好一些,有些事按照这个习惯做也未必是坏事。
所以,后边我再碰到一项事务,可先考虑一下何种处理策略更适合,是直接从内部干起再慢慢向外围拓展(从内到外),还是先在外围了解个大概后,稳扎稳打地向内部进攻(从外到内)。
但究竟什么事务适合从内到外,什么事务又适合从外到内,有待我进一步总结与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