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眼睛和心灵对话
牧童 (南嘉萱 6岁)
远处的溪水/是小鱼小虾的牧童/追赶着他们/像是在赛跑//美丽的蝴蝶/是花儿们的牧童/它们藏在花儿的后面/像是在捉捉迷藏//我是牛儿的牧童/赶着他们走向河边/静静地吃草/真快乐。
刚听到南嘉萱读她的这首诗,我就被诗里的意境所吸引。听她静静地读诗,眼前会浮现出那么生动的画面。这首诗,胜在语言,胜在意境,更胜在孩子对“牧童”这一角色的把握和转换上。
她对于创作背景的分享更让我确定了,这是一个心里有诗的孩子:
那天,我们儿童诗社团上课,老师们让我们写诗。我想来想去,就想到了在老家看到的情景。我经常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回老家,他们经常也带我去看农村的生活景象,那里很多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老家的房间有个大窗户,窗户外面是一片望不到边的田野。邻居家养了一大群羊,那群羊经常在窗户外的那片田野里吃草。我特别喜欢趴在窗户跟前儿,看他们自由地走来走去,看他们找绿色的草地,美美地大餐一顿。
那天我想到了那些羊,就想如果我有一群牛该多好,我就是牛的牧童了,然后我还发挥了我的想象,想到了溪水,想到了小鱼小虾,想到了蝴蝶、花,于是就有了这首诗。
在分享创作经验时,她说:
我觉得写诗并不难,首先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留心身边的美好事物,比如春天的花儿,秋天的落叶,夏天的骄阳,冬天的雪花儿,其次还要善于发挥想象,把生活中的和诗歌结合起来,它会变得更美更有趣,我在写诗的时候,还会用上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让我的诗歌变得更加优美和生动。
正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在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的眼里,素材很容易找,语句很容易好,所以表达起来不难、不累。然而在很多的孩子眼里,他们只能看到事物本身,很难与其他事物发生关联,这就是写作素材的选取、加工和提炼。
借着南嘉萱的《牧童》这首诗,我们带领孩子回忆生活中的事物,尝试教给他们选材的方法。
看到桌上的书,我灵机一动,提问:书,让你想到了什么?
孩子们的话匣子打开了:书本儿,书桌,书柜,书架……故事书,语文书,数学书,科学书……书里有故事,书里有课文,书里有图画,书里有题目,书里还有考试卷……
“你准备怎么向别人介绍你最喜爱的一本书?”
“用固定的句式说一说。”
就有了下面的作品。
醉在诗心2(201924)
醉在诗心2(201924)
醉在诗心2(201924)
醉在诗心2(201924)
醉在诗心2(201924)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我们一定要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中去观察,去思考,去“勾连”,把生活中具有某种特质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从而建构自我的思考。无论以哪种文体表达自我,无论如何对个体施教,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成全人的发展。只有人,一个个孩子,才是我们教育的起点和终点。
不由得又想起《儿童的一百种语言》:
不,就是一百种
儿童
由一百种组成。
儿童有
一百种语言,
一百只手,
一百种思想,
一百种思维方式、游戏方式、说话方式。
一百种,一百种方式听、惊喜和热爱,
一百种喜悦去歌唱和理解,
一百个世界去探索,
一百个世界去创造,
一百个世界去梦想。
儿童有
一百种语言(一百又ー百),
但有人偷走了九十九种。
就是学校和文化把他们身心分离。
他们告诉儿童:
不动手而思考,
不动脑而行动,
只听不说,
理解了也毫无乐趣,
喜爱与惊奇
只属于复活节和蚤诞节。
他们告诉儿童:
在已知的世界里探索。
一百种中,
他们偷走了九十九种。
他们告诉儿童:
学习与玩耍,
现实与幻想,
科学与空想,
天空与大地,
理智与梦想,
都是
水火不容的。
因此他们告诉儿童
没有一百种。
儿童说:
不,就是一百种。
--------罗里斯·马拉古齐
醉在诗心2(201924)
醉在诗心2(20192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