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的时候,老师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村庄和一个学校之间隔了一条河,因为没有桥,所以孩子去学校只能通过摆渡到达对岸。一个在学校上学的女孩子,觉得自己越来越喜欢自己的老师,于是决定在某一天晚上,去学校向老师表白。当她来到河岸的时候,摆渡人说道:如果你陪我一个晚上,明早我就送你过去,这个女孩子答应了。第二天早上她到了学校和老师表白,被直接拒绝了。讲到此处,老师便让我们分析 女孩 摆渡人 老师 的性格特征。
首先我想到的是摆渡人的所作所为,是不是那一晚发生了一些比较不堪入目的事情。从同学们一开始的回答中,那些同学想的大致也是这个方向。老师说,你们跑的越来越偏了。的确,有限的信息,带给我们的是无限的遐想。究竟他要讲些什么,猜来猜去,最后他简单的说了句,那个摆渡人是她的爷爷。
就这么简简单单,我们想那么多。最后他说,他是要通过这么一个故事,来告诉我们信息的不完整性带给人的判断的影响。这才有点恍然大悟,毕竟是大学生,不该把问题想的那么简单。也让我想起了以前玩过的传话的游戏,几个人传来传去,到了最后,基本都会传出一个不同的词语,搞得哄堂大笑。笑过后,让我们开心,如今想想也有些恐惧。因为很多事情传来传去,传的面目全非,甚至截然不同。这其中,就有一些人在传话的过程中,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将所传的话加上自己的主观想法,进行扭曲,变形。结果,可想而知,必定会产生影响。
是的,这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爆炸的年代。每天都在新生着成千上万的信息,很多信息对人们来说只是看一下便过了,很难再会有印象。但是对于谣言来说,人们却总能记住。因为中国人不怕一万,只怕万一?羊群心理,争先恐后?许多地方盐价暴涨15倍,由原来的1元一袋变成15元一袋,多地食盐脱销,多么可笑啊。信息爆炸的年代,虽然能让人们很快的获取信息,但是好像并没有增加人们的思考能力。只是一味的去从众,而不是理性的思考,有些悲哀。
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曾说: 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权力。方便的互联网,极易获取的信息给人们巨大的挑战,但在茫茫的信息海洋中寻找有用的信息,并好好利用,可能就是一个商机。输入和输出不可缺一,你要输入什么?质量如何?你要输出什么?人们在寻找信息的时候,应能真正的思考,而不是全信,也不是不信。更要学会在不完整的信息面前,如何让信息合理似的完整起来,减少自己的判断失误。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