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开始上学之后,家长可能会从一些高深的理论来引导孩子去掌握,比如说题目中所描述的,引导孩子理解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但是真的是有必要吗?我觉得不可以的。
这样一个话题对于成年人来讲都无法去实现,更何况是一个小学生呢,但是我们对于孩子的学习过程,可以通过一些更实际的案例让孩子慢慢得到提升,其实也就是从侧面让孩子理解到了学习的意义以及学习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可以为孩子制定比较详细的学习计划,甚至着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这一点对于孩子来讲非常重要,对于一个学习没有目标,整天得过且过的学生来讲,他的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肯定不会太好。可是有些家长会反对,如何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呢?其实我们只要跟着老师的作业要求走就可以,没有过高或者过度去培养孩子的意识就可以。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讲,我们可以理解一下,在生活中如何实现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写了三行生字数学老师布置的口算题,读二十道口算并且计算出来这些都是一些生活细节,也是一些学习细节,对于孩子来讲学习和生活是不分家的,所以家长只要配合老师把这作业完成,其实也就完成了孩子的学习目标,这非常浅显易懂,孩子也能够体验到自己的学习过程。
其次,对于一些高大上的理论,我们不介意把她教会孩子,更何况我们根本不可能教会孩子,所以如果把它变成生活中的实际更现实一些,我们可以让孩子在整个学校生活过程中一步一步的得到一些学习成绩的体现,比如说一年级的时候考个双本,二年级的时候能背多少首古诗?三年级的时候英语学习到达什么程度,这些都是一些实实在在的过程,这些过程才是孩子真正学习的意义。
最后还是那样的一个简单的道理,我们的生活就是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我们的过程就是解决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对于孩子来讲也是这样,家长千万不要给孩子谈一些空洞的理论,我们仍然要求的是孩子必须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的学习过程就可以,一些高深的理论,不必说出来。
因为我觉得现在来讲,目前的情况就是这样子,基本上让孩子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孩子去理解学习的意义,根本就不可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