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炜
如果我是战国时的一位名士,我会投靠到魏公子的门下。
众所周知,魏公子无忌是魏昭王的幼子,与齐之孟尝、赵之平原、楚之春申合称“战国四公子”,正因为他礼贤下士、节行仁义这样的品德,才能让他在平原君求助于魏国时,得到候嬴、如姬和朱亥等人的帮助,偷走虎符,杀死晋鄙,率领军队解除了赵国之围。
在《魏公子列传》中的开篇提到公子为人仁厚而礼贤下士,士不论贤能与否,无忌都能谦卑而有礼地与他们结交,不敢因为自己身份显贵而对士有所骄慢,士人都争先恐后地归附他,招致的门客有3000多人,诚如《太史公自序》所言,“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唯信陵君为能行之”,在战国时期像魏公子这样谦卑和有平等的观念的君主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个特点体现在他对侯嬴,朱亥的态度上,魏公子并没有因为侯嬴,朱亥卑微的身份而有所偏见。侯嬴是魏国的一个守门官,家境贫寒,在魏公子赠给厚重礼物时却不肯接受,为此魏公子置备酒席大宴宾客,而侯嬴却处处刁难他,公子的脸色始终温和,最后得到侯嬴的肯定。
在魏公子窃符救赵的故事中,感受到了他的见义勇为。平原君多次给魏王和公子送来书信,请求援助,使者接连不断来到魏国,表现了他的焦急。魏王则是“恐”和“畏”,表现了他的自私和懦弱。但是信陵君,多次请魏王营救赵国,打算不独活在世上而使赵国灭亡,打算率领宾客一起去迎击秦军,和赵国共存亡。在这鲜明的对比中,突出地表现了魏公子见义勇为,舍生相救的高贵品格,即使一些人对魏公子褒贬不一,我仍然觉得魏公子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明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