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清明,你一定会想到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时令,天气和行人、诗人的情感碰撞在一起了,我看到了在他们头顶的天空中因碰撞而擦出的一朵奇异的火花。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愁。正像那"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酒、雪、炉火,和对面的知心朋友。还要什么呢?足矣!那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也不错。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好大的雪,主人家也不甚富有,但,在这风雪的夜里,能有一处栖身之所已属不易,哪里还敢奢求太多呢?
清明,不消说,北方南国都该是草长莺飞了。那么,高鼎的这首《村居》一定不能忘: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说到烟,最迷人的当属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里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那烟花三月的武汉呀,该是美得像一幅画了。而这画,儿时读着诗的时候,竟不知为何,就脑补出了那样一幅抬眼望去,一行行一排排缀满枝头的浅紫色的花儿挨挨挤挤如霞似锦的画面。而对于老师们把这一句硬生生干巴巴地译为:"在这繁花似锦的三月到扬州去了"便很是失望。心下不满意,总是郁郁地。还好,有叶绍翁的《游园不值》给我以安慰。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色关不住,爱美和向往自由的少年的心又岂是能制约得住的呢?
不同的时期读同一首诗总是有些不太相同的理解。就像王勃的那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先时,总是太器重那两句千古名句,而忽视了后两句。总觉得好男儿志在四方更值得传扬,小家子气的哭哭啼啼难免煞风景。可是,后来,我再读这首诗的时候,我的理解竟然天差地别!不是我想起了那首《笑脸》里的直白的歌词:书上说有情人千里能共婵娟,可是我现在只想把你手儿牵。也不是心疼虞姬的拔剑自刎解除霸王的后顾之忧。也不是嗔怪哈姆雷特在报父仇与还母恩之间的踌躇徘徊。"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你莫要把我今日的不舍理解为小儿女之间的放不下,我是要你把我视为人生的知己。我是愿与你同上断头台的!你可懂得吗?
就在今年的清明前两日,下了雨。至昨日,天放晴了,道路就像天空一样清爽。我手捧的花篮里黄的白的菊花居多,也有白色的百合花,和粉色、深红色的雏菊。她们被拥在一团绿色的叶子中。那叶子,有些像竹叶,又有些像芭蕉。他们,又被拥在我的怀中。我离他们这么近,当是闻着他们的花香了。可是,我分辨出,进入我鼻孔的,不是我怀中花的香,却是道旁丁香花的香了。"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如今却不是。丁香开了,白色的丁香像珍珠缀满枝头;紫色的丁香像我的qq头像——那是一束蓝色的勿忘我。蓝色,像大海一样的颜色,像天空一样的颜色。在深不可测的同时也意味着博大和包容吧!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海纳百川、虚怀若谷。古仁人似乎早已看穿世间万物万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诸葛亮的《出师表》。以前读它们,总是惊叹于它们的美。今天读它们,更深刻地感受到的是他们的家国情怀。
说到家国情怀,想起身边的很多同学此刻应该正在校园里,做丁香花下的庇护者。想起我们这些园外的人带着崇敬为他们发在朋友圈里的美篇点赞。想起我写给一位医生朋友的话:无论过去怎么样,无论情感的问题怎么样,在危难的时刻,有担当,有家国情怀,就是值得我们尊敬和喜欢的人。
今天,是举国哀悼日。早上,打开强国学习,映入眼帘的是一色的黑字。朋友圈里,许多朋友的头像都成了黑白色。9:59,我看到我的学生马予张发了一行字:致敬,缅怀,前行。我为这小小孩子的冷静和沉稳默默点赞。10点,我听到了远远的汽笛声,像是呜咽……十点多,我最先收到了刘浩林妈妈发来的视频和照片,她对我说,本来想带孩子现场感受一下的,可因为其他原因没能成行。我想说,在哪里都一样。可又觉得我的话未免太苍白了,一颗身兼医护和母亲二职的心又岂是我能充分体会和感悟到的?还没容我多想,更多的同学的照片发来了。我看到了高琳琅,抿着唇在敬队礼;我看到了张欣然和她邻家的小妹妹,看到了刘宸蓓和她的妈妈,她的妈妈戴着眼镜;看到了张纬辰和他的爸爸……我泪目了。孩子们正在经历着一场心灵的洗礼,正在经历着一次非常时期的成长!然后,我看到了张雨涵妈妈发给我的话:祭奠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是啊!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的诗行在我的胸腔里热烈地汹涌……隔了一会儿,她的妈妈又说:我突然间想,假若孩子以后是医护人员,我也会让孩子积极报名去前线。瞬间,我不可抑止地泪流满面!在泪眼模糊中,我回复道:识大体、顾大局!我想,在国家受难的时刻,我们都会想到大家,而舍弃小家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