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孙悟空有勇有谋,自从他孕化而出,初遇水帘洞,众猴好奇艳羡却不敢尝试,孙悟空率先进入水帘洞内,此为勇也,发现宝地带众猴进入,要求众猴信守承诺,推他为王,此为谋也。
2不安于现状,有远见,虽然花果山物产丰富,逍遥自在,但最终还会受制于地府阎王。所以为保长生,愿意暂时舍下眼前的快乐,漂洋过海,去求仙学道。
3谦虚好学,到南儋部州后学人言,学人礼。
4.南儋部州是人群聚居地,古往今来人都在因为贪婪欲望苦心劳累,似不知人生苦短,寿有终结,为名为利为儿孙,不肯回头。所以此间人无心修道,因为没有觉悟之人,所以悟空也找不到可学之师。到了依山傍水之处,才在仙山遇到菩提祖师,山水有灵性,近山近水,人才会涤尽心内之尘,静心除烦,去领悟生命机缘,自然之道。
5.学艺与修心同等重要,内外兼修才能身心合一,身心相互作用力,才能不受杂念所扰,练就一身过人本领,所以菩提祖师的洞府门前题字为“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灵台方寸都是心的别名,斜月三星是心字的写法。也就是说菩提祖师授艺,是以修心为基础前提的。
6悟空名字的来历,因貌似猢狲,但“猢”去了首旁为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所以取“狲”而舍“猢”,“狲”去了兽旁是子小,子是男儿,小是婴儿,悟空即是天地孕化,就是一个纯净无邪的赤子。菩提老祖门中有十二个字“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到悟空正是“悟”字,估计也有觉悟,的意思吧,悟空,按我理解,就是觉悟这世间万物,都是从空中来,最后又化为空的意思吧。
7.悟空学艺,谦虚耐心,不急不躁。初时只是与师兄们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闲时就干些杂活,虽然在花果山为王,到学艺之时却并不托大。悟空始终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即使是祖师授艺,也是坚持自己,不想学的就直接拒绝,不拖泥带水,也不唯唯诺诺,怕拒绝后破坏了师徒关系。
8.菩提祖师传艺也是因材施教,不遇到悟性极高,心性极聪颖的,并不浪费口舌,以铁杵成针的精神去做耗时耗力却收效甚微的无用功,也就是菩提老祖说的“难!难!难!,莫把金丹做等闲,不遇至人传妙诀,空言口困舌头干!”悟空就是菩提老祖眼中的“至人”,菩提老祖这也是慧眼识人,顺其自然规律,而不是与规律抗衡。
9.因悟空天赋异禀,祖师所教口诀,更容易心灵福至,但悟空也并不恃才狂放,而是潜心苦学,才使自己早日精进。
10.悟空学艺用心,工作也用心,被封弼马温时,虽不知所任官职大小,但始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半个月就把天马养的膘肥体壮,很快就有了工作业绩。
11悟空是善于看见别人的好意,懂感恩的人,对菩提祖师敬如严父,对两次下界招安他的太白金星也一直尊敬诚恳,虽第一次被封了一个不入流的官,被天庭轻视嘲笑,悟空并不怪罪太白,还感激他好意,让自己有机会去天庭有了新见识,所以太白二次来招安,他依然以待之以礼,诚心款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