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游记

作者: 紫色梦Celia | 来源:发表于2018-10-06 20:00 被阅读47次

长滨路136号世纪长滨酒店

虽然离重庆不算远,可驾车前往总还是有些生畏,因为成渝高速自通车以来总是最拥堵的一条线,特别是每逢长假的免费通行,听过太多五一、国庆长假走到半途打道回府的故事,所以根本不敢一试。

可每年我总要念叨,嗨,马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去重庆吃火锅?四川的火锅千千万万,可总觉得没去重庆吃上几次,都不算吃过火锅。

大假前,马老师说,国庆去重庆吃火锅,实现你们的愿望,我和小马相视一笑,深深呼吸,仿佛已经闻到鸳鸯锅底升腾馥郁的香气。

于是我开始寻酒店,每一次出行,寻酒店的任务自然归我。对于山城重庆,夜景应是最吸引人的,而与琼楼玉宇相得益彰的是江,两江汇聚之处最是繁华耀眼。我选择了临长江的世纪滨江,位于长滨路136号(因重庆临江的路很多,这条临长江的路便命名为长滨路),此处步行至朝天门码头、解放碑、洪崖洞及小什字轻轨站都是极其便捷的。

南岸区的九格子火锅

到达预定的酒店,已经是下午五点,当我们正在为敞亮干净的酒店啧啧称赞时,江边传来低低的船鸣,我们伫立窗前,看江看船,对岸的群楼倚靠着蜿蜒的山,青翠的倒影被来去的繁船搅扰,碎了又合拢。

倏然,饿意袭来,走,火锅。于是快速下楼,打的,从渝中区寻到南岸区,看到九格子火锅好像就认定了,有一种无形的魅力,到达店前,还需要拿号排队,好像但凡味道不错的,都常常需要排队。约莫等待了四十分钟,终于轮到我们。

鲜毛肚、筷子牛肉、九尺鹅肠、三秒腰片、鹌鹑蛋、鳕鱼、香菇、鲜藕......当然还少不了一轧花生汁和一瓶山城啤酒。

邻桌的山城妹子们和男同伴们猜拳喝得极为热闹,很久没有看见猜拳喝酒的场景,着实感受到了山城人的爽直。

我们的安静享受就着旁桌的热闹,从七点半一直到九点半,或许,火锅就是应该这样慢慢品,细细尝,窗外细雨蒙蒙,屋内香气四溢,暖意氤氲。

解放碑步行街

第二天醒来,一场大雨。于是放慢节凑,决意,在异乡,安静的听一场深秋的雨。对岸的山隐于雨雾中,游船、货船、采砂船依然忙碌的穿行游动。读金宇澄的《繁花》,安静的等雨停。

中午十一点,雨终于停了,却不见太阳探出脸来。

徒步向朝天门码头,和想象中一样,车堵成了长龙,还好,对于沿江边走走停停的我们,并无大碍。相比匆匆赶路的旅者,我们慢了好几个节拍。

朝天门码头,和想象中还是有些差别,以为两江交汇的地方更开阔,坐在第一阶,近距离的看黄沙漫漫的长江与绿波荡漾的嘉陵江柔和的融合在一起,犹如两个性格迥然的人相互包容,相互接纳,默然向东。

到达第二阶,看得更远,江内游船如织,江岸高楼矗立,一派忙碌从远古到如今。游船豪华浩荡,却更想穿越到“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和“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的意境里。

登高到第三阶,江、船、楼、桥尽收眼底。左边嘉陵江上的千厮门大桥,连接解放碑到重庆大剧院,看到对岸的重庆大剧院,竟与在外滩看陆家嘴的情景有些相似,说起剧院,当然也想到悉尼歌剧院。耗资十六亿的重庆大剧院,是重庆新的标志性建筑。前几日看到有人说,蜜蜂的巢,蚂蚁的家以及许多鸟类的窝都兼具实用性和美,而越来越城市化的今天,能看到为数不多的实用性与美共俱的建筑,也算是清亮了审美疲劳的双眼。

解放碑的热闹拥挤超乎想象,即使在雨中,幸好,我是不爱去景点挤着排队拍照的人,只是远远的欣赏。

相聚

下午四点,启程拜访中学同学晓华及她的爸爸妈妈,09年她家搬来江北区,而我们再未见面应该是高中毕业以后。

那时候,我住姐姐家,姐姐和晓华的爸爸袁老师、妈妈黄老师同为县城的小学老师,我与晓华是县中学的同学,两家住对门,所以是亲上加亲。黄老师说,我们两家虽没有血缘,却堪比亲人。

听说我来了重庆还要去她家拜访,黄老师首先打来电话,声音还是那么熟悉,那么热情,也有些激动。七十岁的她一再叮嘱我不要打的,因为重庆实在是太堵,然后给我发来了轻轨的乘车路线。

到达终点站,急于见到他们的我快速来到出口,下楼梯到公交站台等待,而她们急于见我,早早到了站台里面。

近二十年后雨中重逢,拥抱。晓华微胖了一点,依然短发,还是当初的样子。黄老师和袁老师已是苍苍白发,但精神矍铄。

来到他们早已预定的火锅店,再次被火锅的香气萦绕,席间,相谈甚欢,回忆那时候一起包饺子、打豆生,煮连渣菜......

而我最难忘的,是黄老师的歌喉,养了三个女儿的黄老师一家,并不宽裕,但总是那么热情善良和乐于帮助人,黄老师常常一边做着饭一边唱着“山丹丹花开花又红”,袁老师有时候也会跟着唱起来,乐观快乐的气氛总感染着我和邻居们,黄老师和袁老师给过我很多温暖的关爱和照顾,在此不一一赘述。到了假期,大姐二姐回来,一家五口总是笑呵呵的。从记事起就深受更年期的妈妈和青春期哥哥战火牵连的我,发誓等有了自己的家,无论清贫与富有,这个家都一定是积极乐观,暖意融融的,就像后来我见到的黄老师家的样子。

我尊重黄老师和袁老师,我觉得他们就如我的老师,影响着我的三观,还因为,袁老师被分配到我出生那个小山村当老师时,是我父亲接待的他,最喜欢听袁老师讲我父亲,说同样来自异乡的父亲在那里当了队长,很深得村民的喜欢,而最令人敬佩的是,父亲总是热情款待去那里工作的老师和医生,让他们有归家的温暖。

这次相聚,袁老师再次讲起父亲,对于两岁失父的我来说,父亲的印象更多来自于认识他的前辈的叙述,我告诉袁老师,今年清明,我和哥哥终于成行回乡给父亲上了坟,袁老师高兴不已,说以后一定也带他去那个小山村一次,那个地方,他虽然只待了三年,但一直挂念。

从火锅店到晓华的家,我们步行了约十分钟。一进门,玫瑰的香气扑来,黄老师说你看,我今天刚刚买的,很新鲜,然后我看见茶几上洗好的水果也是香气馥郁,红红的李子、会理的石榴、云南的苹果......黄老师拉我到卧室,看看,床铺已经给你们铺好了,今晚怎么也得住下来,整洁清爽的房间,被子床单弥漫着太阳温暖的味道。三间卧室,为我们准备了两间,我说,晓华住哪里呢?黄老师说,晓华打地铺跟我们住呢,我鼻子一酸。

由于小马得赶回酒店写作业,我的药也留在了酒店,我们辜负了黄老师一家的盛情,乘末班车赶回酒店。临行,七十五岁的袁老师坚持要随同送我们到车站,夜幕渐浓,淅淅沥沥的雨中,我们相互照应慢慢前行。检票口,晓华搀扶着黄老师和袁老师,不停的向我们挥手,直到我们都看不见对方。

离开重庆的动车上,再次跟晓华一家依次通话道别,我诚恳的邀请他们来我家,真的,我特别期待再次相见。当然,我暗自思付,以后去重庆出差,再忙也会抽时间去看两位可敬可爱的老师。

磁器口古镇 磁器口古镇

来了重庆,磁器口是重要的一站,去过很多古镇,总感叹,如今的古镇少了些古意,少了些自我特色,多了些商业气息,最应该保持特色的建筑也常常如出一辙。

而磁器口,没有让我失望,入到内街,粉墙黛瓦,古意浓浓。1662—1970是这里的瓷器繁茂的三百年,创办蔡家湾利群瓷厂的何鲁、创办渣宰洞华光瓷厂的卢作孚算是连接新旧时代有影响力的人物。解读沙坪窑的兴盛与谢幕,犹如看古镇在时光中独行,逐件欣赏着民国时期的青花瓷器,心中泛起一种悠远宁静的思绪。

清代民居钟家院,彰显清代买办的豪奢与精致,门前的石狮子虽然绿苔浅覆,仍然威严忠实。木质的门窗及瓦椽朱色已褪,依然窥见其做工的精良,精雕细琢的床和桌椅简直就是艺术品。陈列柜展示的衣物和绣花鞋,色彩依然鲜艳如初,还能看出其质地上乘,能够想象,穿起来的舒适感当今无法企及。

沿街拾级而上,正沉浸在中共联络点的神秘幻想里,右侧悠扬的音乐吸引我们止步前行,侧步从喧闹的人群中分离,原来是一家茶馆,风格爽逸,一杯清茶,坐下来品到茶味渐淡,竟忘记了人群的喧嚣和时间的流逝。

东水门大桥夜景 千厮门大桥 末班游船

晚上再次沿江边漫步到朝天门,在这里继续领略山城夜的绚丽,重走一遍前日的观赏路线,景致却大不相同。最后,决定乘末班游船从江心看江岸的景。

离乘船还有一个半小时,坐在江岸的梯道,江风徐徐,凉意渐深,裹紧外衣,听两江缓缓汇聚的声音。

眼前的豪华游轮缓缓浓缩为三两扁舟,沿江东去,江上月独明,舟下鱼尽眠,唯遥远的笛声悠悠扬扬。

随长队登船,置身于江心,夜幕低垂,灯火黄昏。彼时,曾宿江岸的高楼看山看水看船,以为自己就是山城的人看来往的异客,而此时,我们是游走的旅人,看这个城市的人们次第熄灭灯火渐入梦乡。

相关文章

  • 游记 || 重庆,重庆!

    重庆,重庆 我们是在三月春暖花开的时候来到重庆的,那天傍晚下了一场纷纷扬扬的小雨。 我在朝天门静...

  • 品味一场美丽浪漫的古城之旅

    《行路漫漫:花泽香菜重庆游记》书评 欣赏完《行路漫漫:花泽香菜重庆游记》的感觉,只能用“美妙”、“寻觅”和“漫漫”...

  • 重庆游记

    旅行时最检验一个人的品性。旅行时最劳顿麻烦,叫人本性必现。很庆幸,我们都是志同道合的人!(不愧是毒舌钱钟书!) 重...

  • 重庆游记

    3月底的时候发现还有几天去年的年假,就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因为一直没去过重庆,所以就在飞猪上订了机+酒出发了,...

  • 重庆游记

    最近的抖音很火,连带着也刷了一波,更多的是停不下来的感悟,很多东西千篇一律又被人频繁地推出,冲击着眼球,一次又一次...

  • 重庆游记

    一 虽然离重庆不算远,可驾车前往总还是有些生畏,因为成渝高速自通车以来总是最拥堵的一条线,特别是每逢长假的免费通行...

  • 重庆游记

    文/孟小满 一个城市,最具有吸引力便是美食和美景。去往重庆前,就知道这是个美食城市,闻名遐迩的火锅,无形中早就演变...

  • 重庆游记

    这个星期和家里人一起到重庆旅游,重庆,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怀着满心欢喜的到了昆明车站准备到机场,中途看到空港快线...

  • 重庆游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了一个人到陌生的城市独自旅行。 也许是到了人生的一个阶段,也许是对自己以前的生活的不满...

  • 重庆 游记

    重庆,初来时经过贵阳,没见过大山的广东人总是感到惊喜,高铁出站的一瞬间感觉像开了16度的空调。搭公交车去西南大学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庆游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qra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