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风雨中的避暑山庄(2)
随着安德海被发往内务府,他也就被堂而皇之地送出了承德。两宫皇太后静候佳音,而肃顺虽然总觉得不太和谐,但是又没法明说。于是肃顺就没纠缠这个太监,拉倒了。
七天后,在满目疮痍的北京。英法联军刚刚撤兵不久,清军正在惇亲王爱新觉罗·奕誴的指挥下重建京师。承德来的镶黄旗卫队拿出两宫皇太后懿旨,把安德海交给了内务府总管大臣,然后就回去交旨去了。
内务府看到安德海居然和宫女发生恶性冲突,感到十分震惊和不解。因为安德海是储秀宫的首领太监,是慈禧太后的亲信。这个人虽然为人趾高气昂但是却是久历深宫,怎么可能不知道宫廷礼法呢?于是便把安德海提出牢房进行审讯。
“总管大人且慢,咱家有太后密旨要转呈恭王爷,您可得行个方便……”安德海在被不明真相的内务府一顿廷杖打完后,说出了这句话。
不料这句话石破天惊,内务府的总管大臣立刻索取了皇太后密旨来恭亲王府见奕訢。“王爷,您看看,两宫皇太后的密旨。”
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訢非常纳闷,心说文宗显皇帝驾崩之后,承德是被八大臣控制死的。这份密诏又是从何而来?于是他便开口问道:“这是从哪来的?”当内务府的差官提到安德海与宫女斗殴的事情时,奕訢拿着懿旨,说道:“行了,你下去吧。”
差官一走,奕訢感到有些佩服自己的这两位嫂子了。好一番苦肉计啊,如果不用宫廷礼法的这一正当借口,根本不可能把懿旨带出承德!于是他命令亲信清场,恭王府加强戒备。
慈安、慈禧两宫皇太后在懿旨中说:如今承德风声吃紧。何况八大臣骄横无状,其目无君上当众咆哮,无可忍言。因此请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訢以吊唁先帝为名,火速来承德面议。事成则有“皇叔议政王”头衔酬谢,并且两宫太后允诺“赏还亲王恩加双俸”。
亲王世袭罔替的待遇是清文宗活着的时候赏的,恩加双俸也是一样。只不过康慈太后驾崩那会因为猜忌而被褫夺。一想到自己是小皇帝载淳血缘关系最近的人却没有被安排到辅政大臣之列,奕訢就愤愤不平!
于是奕訢与亲信一商量,便一面再次上奏承德表示要前往吊唁,一面快马加鞭赶往热河。
又过了七天,当恭亲王奕訢的奏章摆到案头的时候,两宫皇太后知道现在一切都完事了。安德海,已经完成了他的任务。于是,两宫皇太后欣然批准了来热河吊唁的奏折。
肃顺等八人感到焦灼,眼下拦是拦不住了,得要另想办法。可是,当哥哥的死了,做弟弟的不可能不来吊唁祭祀。所以说,如今之计只有在礼法上下功夫。
突然杜翰开口:“国丧期间,两宫皇太后居丧。然而却召见小叔子!这一点无论怎么看都不太适合吧?”肃顺感觉这是上计,说道:“不愧是杜文正公之子!此计为上策!”
很快奕訢便来到避暑山庄,在见了他那个死去的四皇兄的梓宫之后嚎啕大哭。哭完了死皇帝,又去见自己的侄子。载淳坐在龙椅上,看着面前这个和他父亲一样年纪的穿着四团蟒袍的男人行礼。
肃顺认为奕訢是皇叔,可以免于跪拜。于是奕訢也就简简单单行礼作揖了事,然后给载淳讲了些类似“皇帝重任在肩,不可荒废学业,将来还要重整河山”之类的场面话。
当杜翰讲出那句“殊属不可”的时候,奕訢表示:“郑王、怡王也是皇亲宗室,那么本王谒见太后既然不可的话,”奕訢抬高了声调,“二位王爷陪着本王一道去如何?也好做个见证,本王也算是避嫌了。”
这一突如其来的情况根本没有预案,郑亲王爱新觉罗·端华脱口说道:“太后召见老六,老六自去便可。我们就不必去了。”话音刚落奕訢便飞奔出门,面见太后。
慈禧、慈安两宫皇太后秘密召见了奕訢,问他应对之策。奕訢回答说:“臣请两宫皇太后放心,臣心中已有打算。临行前臣已经得到了北方官军的两位统帅蒙古科尔沁亲王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和胜保的支持。胜保将军会派遣两万官军在沿途保卫太后和皇帝万全。而今只有京师是臣的地盘,换句话说只有太后回銮,我们才有机会。”
慈禧太后第一反应就是时间差,她说:“哀家已经明白了恭王的意思,那么两宫与皇帝先行回京,文宗皇帝梓宫后行,何如?”慈安太后这时候也赞成这一意见,说道:“完全可以。妹妹,文宗显皇帝梓宫回京必定很慢,因为路上沿途的地方官和百姓还要祭拜吊唁。所以说,如今只有咱们先行抄小道回京,才有先手!”
奕訢心里暗暗称奇,慈禧太后的反应倒是不奇怪。可是这个终日里皇后派头十足但是不热衷政治的慈安太后,竟然也有这么深的政治洞察力。看来此人也是个不一般的女人。想到这里,奕訢说:“正是如此。只有掌握了时间,才能反败为胜。臣立刻回京布置,请太后在承德这段时间无论如何不要与八大臣正面冲突。只有忍耐才能换回胜利。”
于是两宫皇太后从此摆出一副八大臣怎么着都行的样子,开始表面上闲云野鹤颐养天年。而奕訢则是火速回京,与七弟醇郡王爱新觉罗·奕譞和五叔定亲王爱新觉罗·绵愉商议布置政变的最后收网计划。为了一举扳倒肃顺,奕訢抓住遗诏不是文宗亲笔这一致命缺点大作文章。不仅如此,一大批督察院御史也开始写请太后垂帘听政的奏折,今后将陆续上奏,营造舆论。
而奕譞,则是联络了一大批对赞襄政务王大臣体制不满的皇亲国戚和王公大臣,做着最后的准备。
收网的时候,来临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