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保简约型到花花绿绿型再到扁圆型,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一个经济尚欠发达的边远小城如此热衷于城市垃圾桶改造。如果非得要问,那就是别问,毕竟问就是神奇。
恐怕就连如今这哥仨也依旧是一头雾水一脸懵比甚至常常在夜深人静地时候发出灵魂拷问: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干什么?
哥仨是三个嵌入地底式的垃圾桶,绿蓝灰,圆柱形,高低不知几许,周围用水泥封平,三面白色栏杆环围。虽不知其功用如何,但一眼就能看出这绝对和以往任何样式的垃圾桶都不一样,毕竟被一群养尊处优的人从头到脚从里到外的点评了个遍,那就说明到底还是有几分不凡的。
五辆黑白颜色不一保养极好的越野车一溜停在狭窄的道路旁,前后路过的车辆只能无奈地被堵在路口疯狂摁着喇叭——仅差七分钟就到了下午两点钟的上班时间。而公务车的驾驶员们则三五成群聊着天,双手环抱,下巴微微扬起,戏谑地看着车辆长龙里,那些私家车主们愤怒焦躁却又无可奈何的表情。
还来不及完全欣赏他们的傲然,就被一声命令打断。
“那谁谁谁,下午带人把刚才发现的问题处理一下,明天把整改结果的照片发给我。”
循着声音而去,乌压压一群人站在人行道上,或抽着烟或插着兜或右手比着八字卡在下巴上。
一溜烟的越野公务车,一群浑身透着优越的人,这大阵仗,不得指点几个亿的民生项目直接拉动当地百分之多少起步的GDP?但并不是,三只垃圾桶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来自官们的威严让它们噤若寒蝉。
它们想起了在流水线上慢慢成型的过程,就像,这些领导专家们早已看穿了它们的心肝脾肺肾一样然后绘制出了一副宏伟蓝图。
后来恰巧遇到一位与其工作相关联的朋友,我好奇地问那些垃圾桶干嘛的?他不屑地说:你不懂,这些都是上面的规划,有其全面衡量。
我不甘心且谦虚地追问:是不是我们将大把精力用在垃圾桶的建设上就能提高生产力和发展力?
他懵住,用停顿的表情来组织着措辞:嗯,这些都是和城市建设相配套的东西,没有你们看起来的那么浅显,符合我们生态发展的需求。
我似乎恍然大悟地自言自语:这么宏伟的规划,难怪需要十来位领导专家们亲自莅临现场对着三个垃圾桶一顿输出,你就是说再来二三十位领导专家杂役们现场调研,我也是理解的,受教了。
朋友显了个无奈的表情:来,不谈这些国家大事,干杯。
画面再回到先前。
专家们在垃圾桶的四周转来转去,老远一看便明白在介绍其功用,而戴着大大金丝眼镜的领导双手交叉在身前,努力作出一副倾听状,间或和身周的人说上一句:嗯,这个不错,跟我们的****县建设宗旨完全匹配啊。周围的人洋溢着一脸笑容,在领导说完后及时送上真诚话语:这个项目投入使用后,将为本县新增就业岗位XX个,直接带动当地XX行业,大幅度拉升地区经济……
话不能多,领导的风头不能抢。就业岗位增加的有限,领导不感兴趣。直接带动XX行业其实也很有限,领导依然不感兴趣。说到能大幅度拉升地区经济的时候,领导依旧不感兴趣。
都很有限,他知道,他们也知道,他知道他们知道他知道。但过程要走,总得有点事做对吧?有什么不比在街上关心一下民生项目露个脸更加来的有说服力更加有画面感?
被堵的车辆都是赶在两点之前上班的公务人士,于是即便心有怨气也只能看着一溜烟的公务车占了半条道而默默无语。直到领导专家们鱼贯而入,越野车们才带着趾高气昂的轰鸣扬长而去。
而终于得以缓缓移动的私家车主们只能看着远去的车尾愤愤骂上一句:毛病,要不是看你走远了……
走不走远也不能咋滴,于是只得狠狠拍了一下方向盘骂句,“龟儿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