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6-11成人“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治疗

2019-06-11成人“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治疗

作者: 咏而归怒而飞 | 来源:发表于2019-06-11 09:00 被阅读0次

成人“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治疗

患者被诊断为“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SP”(即无潜在肺部疾病)后,临床医师应迅速评估“气胸的大小”、“症状的严重程度”从而可以给予“适当的治疗”。在“复苏”(如果有指征)和“补充氧气”之后,随后的治疗则是:是否需要“从胸膜腔移除空气”,以及如果是,通过什么方法来移除空气。尽管方法差异很大,我们建议主要依据“气胸的大小和症状”的来选择“治疗的方法”。

在美国,气胸的大小评估通常采用胸片上的肺尖距离小穹顶的距离是否超过3厘米;而在欧洲,则是选在肺门的水平的胸膜间的距离是否超过2厘米。

稳定的气胸患者”被定义为:能用完整的句子说话呼吸频率<24次/分心率60~120次/血压正常血氧饱和度>90%。所有其他的患者都被认为是不稳定气胸。

●对于大多数临床上稳定的、首次发作的、少量气胸的患者(肺尖处的胸膜间距离≤3厘米,或肺门水平的胸膜间距离≤2厘米),我们建议“补充氧气和继续观察”而不是“抽吸”或“胸管/导管置入”(Grade 2C)。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我们的经验和动物模型的数据:氧气加速了从胸膜空间氮气吸收。罕见情况下,严重症状的患者需要“胸管置入术”来治疗。

“观察的同时”应当接受“氧气持续吸入六个小时”。在此之后,如果重复的胸部X光片显示有改善或已经排除了“气胸的进展”,随时能接受急诊医疗的患者可以出院回家。

“再次肺部影像”显示“气胸恶化”的患者,应放置“胸管置入”并立即入院。

●对于临床上稳定的首次发作“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气胸较大(肺尖处胸膜间距离>3cm,肺门处胸膜间距离>2cm),我们建议采用抽吸引流术而不是持续氧气吸入、胸管或导管胸腔内置入(Grade 2C). 这一建议是基于这样一种观察结果:即“抽吸引流术”的成功程度很高,值得在取得“气胸进展”之前进行尝试,尽管这些选择更有可能立即成功,当然也更有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如果“抽吸不能再扩张肺部”或不具备“专业的抽吸操作人员”,则应立即插入胸管或导管;“导管胸廓置入术”的其他指征可能包括双侧气胸、完全塌陷或纵隔移位、严重症状、并发血胸、需要引流的胸腔积液,或“复杂的包裹性气胸”(在“原发性自发性气胸”中不常见)。

●对于“复发的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患者,我们建议放置胸管,而不是抽吸Grade 2C)。该建议基于“胸廓造口术的高成功率”以及可能需要进行的、防止复发的、决定性的再次干预。

●“临床上不稳定的患者”应立即行“胸管置入”。如果“胸部导管插入”有延迟,则应立即进行“针刺减压”。

●对于准备实施“胸管置入”或“导管胸廓造口术”的患者,小口径导管(≤14F)或管(≤22F)通常优于大口径管(2428 F),除非患者不稳定,伴有“脓胸”或“血胸”,或“小口径引流失败”。通常,开始时,并不需要抽吸,胸管或导管只要连接到“水密封装置”即刻。

如果肺不能在随后的24~48小时内再膨胀,气胸恶化或存在“持续的空气泄漏PAL”产生,可以实施“低力度的抽吸”,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更换为“较大的胸管”或“置入第2个引流装置”。

大多数“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这些初步的治疗后,气胸都会缓解

对于“漏气口已经封闭”和“肺部完全扩张”的患者,可以拔掉导管,让患者出院,除非患者还需要别的干预措施。

如果“持续漏气”持续超过5天,且肺至少膨胀了90%,则我们更倾向使用“移动引流装置”,而那些不适合“移动引流装置”的患者则继续“胸管引流”;其他选择包括:非手术的胸膜固定术(例如,“自体血注射于胸膜腔”封堵瘘口)或“胸腔镜辅助下的胸膜固定术”来“修复缺损”。具体如何选择由临床医生以及当地团队的专业知识和患者偏好综合决定,因为没有证据表明某种方式比其它方式更好。

对于“肺扩张<90%、“持续性漏”的气胸患者,首选的手术方法是“胸腔镜下胸膜固定术”。“非手术的胸膜固定术”或“采用便携设备进行保守治疗”,或“胸管引流”对于那些不适合或不愿意手术的患者而言,是个替代选择。

对于大多数有第一次发作的“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患者,我们不建议手术治疗,因为复发率被认为很低,而且持续漏气并不常见(Grade 2C)。然而,一小部分 患者确实需要“预防性干预”。这些患者包括“持续性漏气的患者”、有高风险职业或嗜好的患者(例如,航空公司的飞行员、深海潜水员)、需要置管的、患有大型、双侧或有生命危险的“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患者、囊腔负担高的患者、希望避免复发的患者、或因为另一种适应症的患者(如血胸,肺活检)正在接受胸腔镜检查的患者。首选的方法是胸腔镜辅助的胸膜固定术

●经过治疗后,患者应在“门诊随访”大约2~4周。当患者再次出现“胸痛”或“呼吸困难症状”,应当立即返回医院,因为“气胸”在第一个月内“复发的可能性”最大。再次“胸部X线摄影检查”以确信“肺部是否持续充分扩张”。应该重新对患者进行评估,来查找首次评估时是否“遗漏任何潜在的诊断”;如果发现了病因,则按照“继发气胸”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停止使用“香烟和其他烟草制品”、大麻和违禁药物,并要避免空中旅行,潜水和运动一段时间。

●有“潜在肺病的患者”、“怀孕的患者”和“因其他原因而发生气胸”的患者都需要特别照顾。

相关文章

  • 2019-06-11成人“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治疗

    成人“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治疗 患者被诊断为“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SP”(即无潜在肺部疾病)后,临床医师应迅速评估“...

  • 聊一聊“自发性气胸”

    最近在呼吸科轮转,昨天的夜班新收了一个自发性气胸的病人,及时处理后,观察闭式引流管的情况时,病人就开始问问题了,跟...

  • 自发性气胸青睐“高瘦男”

    自发性气胸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一种急症,发病多为肺大泡破裂所致。肺大泡是肺发育过程中在肺表面形成...

  • 每日一省第347天

    做一个好的治疗者的另一个前提是不要强求,控制不了也不要慌慌然,整个治疗过程依赖于对自发性的利用,自发性是治疗的起始...

  •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超实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快来看看吧!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超实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快来看看吧!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超实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强力推荐! ...

  • 临沂弘医堂医馆分享气胸康复案例

    患者王某,15岁,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右侧胸痛,有轻度呼吸困难,后就诊于某公立医院,经诊断为自发性气胸,右侧肺部压缩...

  • 肺大泡的五个并发症

    自发性气胸 肺大泡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在突然用力,如剧烈咳嗽,提重物或体育运动时压力突然增加,肺大泡破裂,气体自肺内...

  • 养病中插几句话

    上个月末,我因为原发性气胸被救护车送进了医院。做了穿刺术后,我还是感到胸痛、气短,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今天去医院复...

  • 鲁迅先生给我们的启示:肺气肿患者如何有效防止自发性气胸?

    1936年,鲁迅先生因自发性气胸而逝世,年仅55岁,是文坛乃至中国革命的一大损失。巨星陨落,留给后世患者一些什么启...

  • 营养与高血脂

    高脂血症的营养防治:调整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是各种高脂血症治疗的基础,尤其对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更应首选选择饮食治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6-11成人“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治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rff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