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刚正不阿,铁面无私,从马谡失街亭认识到自己用错了人,挥泪斩了一向要好的马谡,并主动向后主承认错误,当着大臣们的面“自贬三级”,足见诸葛亮的人品。
街亭失守,诸葛亮为严明军纪,挥泪斩马谡以极刑。之后,将此事奏请后主刘禅,说明街亭的失守,自己作为统帅,应负主要的责任。尤其是与自己用人不当、军令约束不严有关。要求后主刘禅将自己降职三级,并将自己的错误向臣下公布。
葛亮“自贬三级”难能可贵。可贵之一,敢于承认错误,无情地剥脱自己;可贵之二,不徇私情,执法如山;可贵之三,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这也正是他人格魅力的集中体现。
试想,假如诸葛亮不斩马谡,结果会怎样?马谡失街亭,过在马谡,诸葛亮可以不负主要的责任,但他主动承认负有主要的责任,请求降职三级,并昭示臣下,这没有豁达大度的胸怀,是决难做到的。这种善于解剖自己,敢于向自己的错误开刀的精神不正是为官者应有的精神风貌吗?这是其一。其二,诸葛亮对马谡一向器重信任,两人的交情甚好,加上众将皆为马谡求情,诸葛亮完全可以看在情面上免以死刑或从轻发落,可他不讲情面,铁面无私,扬言“再有说情者,斩!”还是挥泪斩了马谡。没有执法如山的铁面无私之情,也是做不到的。这不正是我们执法人员应有的高风亮节吗?其三,马谡失街亭,诸葛亮认为应负主要的责任,理当降三级,这是毫不客气的。他的理由是,己不正又焉能正人?自己身为统帅,不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虽有令而难行。如果没有这种自律的精神,是担当不了重任的,也是不能成大器的。这不正是为官者立身处世、为人师表的风度吗?
对照诸葛亮“自贬三级”,我们有的党员干部是不是差得太远了。诸如有的儿子犯法不与民同罪,有的因为是熟人、亲戚、朋友,犯了法可以从轻或免以处罚,不是刚正不阿,铁面无私,而是以情代法,亵渎法律的神圣。有的高高在上,发号施令,自己却可以随便,想怎么就怎么,不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有的对自己的错误不但不思悔改,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捂捂盖盖,生怕别人知道,靠蒙混过关。这都是为官从政之大忌。
做人还是本份点好,说老实话,做老实事。特别是对原则性问题,不管是谁,都一视同仁,坚持原则,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理直气壮,毫不留情,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