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有净土,处处是福田;真正幸福的人,都对家道学有较深的领悟!

心有净土,处处是福田;真正幸福的人,都对家道学有较深的领悟!

作者: 睿汐ghy | 来源:发表于2020-02-17 17:55 被阅读0次

常有人说,世间纷纷扰扰,不堪其乱。

却不知,安顿好自己的心,做到心净,这番智慧便足以将烦恼置于物外,于喧嚣尘世宁静致远。

《朝圣》一书中,宗萨仁波切说道:圣地强大的力量,是来自于虔敬心,而非满铺的地毯。心的力量,比外物更为重要。

在尘世的生活中,正存在着天地的至理。是为尘俗所困还是于世间和解,不过看自己是否守得心净二字。心净,则万事净。


从家庭入手是儒家法家治国的手段,也是修身的方法

家道是以家为基本单位,以家长为领袖,以个人服从集体,集体保护个人为原则的一种行为准则,称为家道。

《大学》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便以齐家为枢要。

近代农民教育家王凤仪先生也是以家庭为下手处,从另一方面也说明齐家最不易齐。

因为它不易,故释、道选择出家,而儒者秉匹夫之志,明知难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齐家的关键是夫妇,可以说夫妇是人类自有社会起最大的一个问题,也是最棘手的一个问题。

说到棘手,凡有夫妇之名实者,皆当有会心处。夫妇这道关,最着不得劲,也用不得力。

若以胜人之心对之,要么两败俱伤,要么落荒而逃。唯有以自胜之心处之者,或能过得此关。

《中庸》所言的“强哉矫”,用以形容此关过来的人,最为妥切。

时光流逝,现在过得此关的人越来越少。过不了此关的人,或者选择离异,或者选着婚外情,或是独身。

有的虽然表面平静,内心却充满杀机。总是不得自在,痛苦万分,是何缘故?一开始就把夫妇这步道颠倒了。

按照儒家的宗旨,夫妇是用来成就君子的,而不是用来享乐的,故《中庸》曰:“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致也,察乎天地。”

婚姻当中只为享乐,哪有不痛苦的呢?

过去的夫妇是阳主阴从,所以抓好男教就行了。男的教好了,女的自然就会跟上,所谓的夫唱妇随。

现在的天时不同了,现在是阴盛阳衰,阴主阳从。在这种格局下教育男的有用吗?不管用了,所以必须与时俱进,必须改抓女教。

只有将主事的教过来,改过来,夫妻才能举案齐眉,阴阳才能和合。只有这样家庭才能和谐,从而造就社会和谐,国家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幸福。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大至国家之强盛,社会之祥和,小至个人生活之幸福,实业之兴旺,身体之健康,均有赖家庭为基础。

家庭伦理道,老人无德,一家灾殃;子女不孝,没有福报;男人无志,家道不兴;女人不柔,把财赶走。

为此,我们要研究每个成员怎么样各行其道,家庭才能和谐、幸福、圆满。

家道学的历史渊源

家道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刚刚起步。

它源自于宇宙自然和人类自身漫长的繁衍生息历史,源自于上下五千年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涵盖了今天的家道学。

家道学的根基渊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根基孝道。

研究儒释道三家之根本,如:伏羲的《易经》,儒家的《弟子规》与《孝经》;《四书五经》中的《大学》、《中庸》、《论语》;儒家二训《了凡四训》与《朱子家训》;道家的《太上感应篇》、《老子·道德经》;佛家的《心经》、《金刚经》与《六祖坛经》这些统统文化都以洞察宇宙和人类变化的基本法则,都是讲:人与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和谐,家庭的和谐,家和万事兴。

家庭是社会的基础,是社会的最小单位,又是人与人之间关系最亲密,而且又是最复杂的组合体,家庭好了,社会就好了,从而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研究家道学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做好家道学的五大原则

一、道德合一的原则:及尊道贵德。德道同行。《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道,是本原。就是规律和自然,是没有人能规定,比如:太阳早出晚落,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一天早、午、晚、夜。

德,就是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家道学的第一个原则就是——明道做德,道德同行。

《老子·道德经》:“道生之,而德蓄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古语又曰: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诗书传家,次子;躬耕传家,有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中华传统文化渊远流长,家道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大道至简,继承和弘扬中华美德为己任。

二、知行合一原则:“知行合一”思想,是明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王明阳提出来的的重要思想。

知,就是学习和掌握规律,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知“道”;

行,就是去做去实践,就是做“道”。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学道,知道,做道,知行合一。这一原则深为大教育家陶行知所推崇,台湾、日本、韩等地至今都在奉行。家道学遵循的第二个原则——知良知,行善行,知行合一。

三、心身合一的原则:家道学主张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辨证统一的关系,研究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强调整体性、身心灵的合一性,身心合一活在当下。明心见性,重视生命教育,遵循身心合一的原则。

四、天人合一原则: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黄老学说的《黄帝四经》、《黄帝内经》与《老子·道德经》都强调天人合一,要遵循自然规律调息养生,重视因果教育,崇尚天人合一,顺其自然。

主张人与社会、自然、宇宙,一切所有的生命和谐共处融为一体,真正实现人类的心灵与万物、天地、自然、宇宙的和谐统一。

五、心德合一的原则:崇尚心德合一,明人伦,注重伦理道德教育,《大学》更是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建立在“修身”基础之上,不修身,不修心,何以:齐家、治国平天下。家道学主要遵循以上个原则来行道做德。

致读者的话——

心生万物;一切都是从心中来的,世间万象都是心的投射。

无德禅师善昭曾被询问,若是没有机会过寺院中禅者的生活,该如何感受佛的洗涤,得到宁静?

禅师答:人呼吸即是梵唱,脉搏跳动即为钟鼓,身体是你的庙宇,两耳即是菩提,无处不是宁静,又何必等机会去庙中生活呢?

心安定的时候,看待世事的眼光也就变得安宁平和。

相关文章

  • 心有净土,处处是福田;真正幸福的人,都对家道学有较深的领悟!

    常有人说,世间纷纷扰扰,不堪其乱。却不知,安顿好自己的心,做到心净,这番智慧便足以将烦恼置于物外,于喧嚣尘世宁静致...

  • 心有大爱 四季恒温

    心有灵犀 点点通达 心有净土 处处天堂 心有善念 流水人间 心有大爱 四季恒温

  • 晒幸福

    晒幸福 炫耀的人 浮浅 晒幸福的人 阴影常现 真正的幸福 不用晒 知足即是福 一念感恩 心化福田

  • 谷雨好耕耘

    人生如种地, 处处皆福田。 保持正念播种美好, 喜悦耕耘美不胜收。 待到天下仓满时, 梵天净土在世间。

  • 心有净土

    心有净土 文/绝尘禅子 立雪终须继绝经,乘风故可载奇灵。 微躯急景超尘炼,晦迹颓年洗垢疔。 雉子红裳长乐事,槐花...

  • 领悟

    领悟 走过的路会让人改变 让人领悟什么是最重要的事 智者说 有家 有爱 有幸福 有期待 是人生最美的状态 不曾失去...

  • 十月随感

    合适的人生位置,既不靠近钱,也不靠近权,而是靠近灵魂。 真正的幸福,既不是富贵,也不是凡事都对,而是有一个懂你的人...

  • 博爱歌

    有个预言都在传说, 耶稣上帝真主天国, 孔孟老庄大同世界, 佛祖西方净土极乐, 那里人人健康快乐, 那里处处幸福祥...

  • 极乐净土

    时时极乐,处处净土。

  • 真正大圆满—净土法门(如何修净土法门一)

    真正大圆满—净土法门(如何修净土法门一) 达照法师 前面跟大家主要讲了净土法门是真正的大圆满法。有些想学密宗的人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有净土,处处是福田;真正幸福的人,都对家道学有较深的领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rhi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