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老师,霖把语文书撕了!”下课了,小组长思涵着急地跑过来对我说,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疑惑地问了一句:“你说什么?”“霖把语文书撕了!”她再次急切地重复了一遍。这次我听明白了,询问她霖撕书的原因,她表示不清楚。于是我请她把霖叫了过来。
很快,霖过来了,站在我旁边,一言不发,目视前方,完全不想搭理我的样子。我低下头轻声问他:“你把语文书撕了?”他恨恨地点点头,“为什么?不想读了?”我又问,他不做声,眼睛看向外面。我又问了一遍,他忽然转过头来愤怒地望着我,眼里噙满了泪水,大声说:“你让我搞两件事,我搞不过来。”说完,眼泪喷涌而出。两件事?我听懵了,我在上课,没给他安排什么事呀。突然,我似有所悟,难道是写字和读书这两件事?我说:“你的意思是我一会儿让你们写字,一会让你们读书?”他点点头,同时嘴里“嗯”了一声。原来是我上课时,因进行的随文识字,读文遇到要写的字在认读分析后就同时指导写了,他写得慢了点,我没等他便宣布送笔回家,接着朗读理解课文了。弄清缘由后,我告诉他要加快速度,但无论怎样也不能撕书,让他回家把书粘好,可他硬生生站在那儿,委屈地流着眼泪,根本不搭理我,最后望着我说了一句:“如果我下课补起,就没有玩儿的时间了。”
看着他倔犟的样子,我想,一定是我错了吧!谁叫我不安排好时间呢?以后得给足学生写和读的时间,免得他们发脾气呢!
(二)
改完孩子们写的字后,我把有错误的同学找来,一个个讲清错误之处并当面指导后让他们利用吃饭后的时间改错。吃完午饭,我来到教室批阅同学们的改错,剩下钰同学始终没交,我走过去一看,她错了三个字,但这么长时间还只写了一个字,于是我将她带到办公室,让她写完了再去午睡。
来到办公室,我给她找好椅子,让她赶快改好了去睡觉,我则坐在她旁边写教学反思。我反思写完了,抬头看她写的情况,她还只写了一个,我轻轻催了催她,又开始写培优辅差计划,完成这两个表再来看她写的情况,第二个字刚与一遍,我轻轻地批评了她,让她加快速度,可直到午睡结束,她也只写起了两个字,我无奈,只好让她回了教室。
我无,比困惑,她如何能这样全力地磨洋工呢?难道她不想快快乐乐地休息、玩耍?她的家庭条件那么好,被爱紧紧包围着,学习上为什么像极了美丽老师笔下的曼曼呢?
教育是一门艺术,在这条艺术之路上,得常思多学,面对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