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作家胡里奥·科塔萨尔的《南方高速》和莫言老师的《售棉大路》,第一个感受就是,太能写了,都是顶顶能写的大家。读着他们写的文字,仿佛堵车的那个画面就出现在眼前,自己也跟着里面的人一起经历了这场难熬的堵车境况。他们的文字运用技巧如此娴熟,一个不经意的比喻都恰如其分地表现出当时人物所处的环境,让人不由地心生羡慕和钦佩。
两篇短篇小说都讲述的是在路上发生的故事,而且都是讲述因为堵车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事件描写所涉及到的人物众多,尤其是《南方高速》,有外貌描写的人物就有十多个,其他一笔带过的就更多了。
两篇小说都是上帝视角的叙述方式,同时有一个主要人物围绕其中。《南方高速》的主要人物是开标志404的工程师,而《售棉大路》的主要人物是杜秋妹。
两篇小说都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想象描写来描述人们当时所处的环境、当下的时间以及人们对堵车事件的不同态度和堵车原因的猜想。比如在《南方高速》中写道:此刻,太阳正一点一点向着公路左侧落下去,给每一辆车都泼洒上一层金黄色的浆汁,金属像在燃烧,令人目眩,身后的树木好像伫立不动,永远不会消失,前方远处若隐若现的树影却永远无法接近,简直感觉不到车流在挪动。
这里的比喻、拟人描写(把太阳的光辉比喻成金黄色的浆汁,金属在燃烧,树木伫立不动)立刻就让人眼前出现了夕阳西下的灿烂场面,又借景寓情,身后的树木矗立不动,远处的树影又无法接近,感觉内心对堵车既愤懑又无奈。
比如《售棉大路》里写道:黎明时分,她被冻醒了。这时,天忽然格外黑起来,暗蓝的天幕变成黝黑。天幕上寒星点点,空气冰冷潮湿。一会儿,黑暗渐渐褪去,天色也变淡了,天空也变高了。半边天空是海水般的深蓝,半边天空是鸭蛋壳般的淡青。不久,星星隐去了,东边地平线下仿佛燃起了一堆大火,把半个天空又染成橘红色,几条呈辐射状的长云则一直伸展到西半边天空,像几支横扫长天的巨笔。
这一段描写同样是比喻、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天将要亮起来天色的种种变化,特别感同身受,仿佛跟着文中的杜秋妹一起在期盼着天快点亮起来,再亮堂一点。
两篇小说都很精彩,当然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首先,从阅读体验上来说,对个人而言会喜欢《售棉大路》多余《南方高速》。《售棉大路》几乎是一口气读下来,很流畅。或许是他涉及到的人物想多较少,理解起来会更容易。《南方高速》涉及到的人物较多。原本是先按顺序看《南方高速》的,但是看了前两段已经有点分不清谁是谁了。因为是描写高速公路上的堵车情况,所以涉及到的车辆和有点多。作者按照方位把一片区域内目光所及的前后左右排列的不同车辆用品牌和车号一一向读者描绘出来。因为总想分清作者描述的到底是哪一辆车子而不得不画了一张各个车辆排列的图来帮助自己辨清方位。不过其实,读到后面,你已经不需要再去纠结这种方位上的差别,把它们理解为只是每个不同人物的代号或者是各个人物的不同特征,就会变得顺畅了。
其次,两篇小说描写的环境背景是不同的。《南方高速》描写的是通往巴黎市中心的一段高速公路上堵车境况。人们开着各种各样的车子返回城市,各人有各人的目的。《售棉大路》描写的是农村里通往棉花大厂的一条土泥巴大路。人们或驾着马车、排子车,或者开着拖拉机,他们全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去卖棉花。
第三,虽然都是写堵车,不过它们的时间跨度是不一样的。《南方高速》堵车时间持续了四五天,而《售棉大路》堵车时间持续了2天。
第四,文章的整体基调和结尾的寓意不一样。《售棉大路》整体是比较积极向上的情绪力量在指引着读者。虽有意外,但大家更多的是拧成了一股绳,碰到问题一起想办法解决。杜秋妹,腊梅姐,车把式,拖拉机四人从生陌生到熟悉,再到彼此信任。最后在大路疏通后,还成就了一对互生好感的年轻男女。
《南方高速》会有些阴暗和负面情绪。因为堵车,大家临时把周围一片区域的车辆汇聚起来组成一个临时小组。推选出来领头的人,还有各种人物的分工。他们与其他小组的矛盾,没有找来补给的失落与憋屈。因为堵车太久而逃跑的家伙,因为失恋选择自杀的脸色苍白的男人,精神状态陷入狂躁的其中一个修女。当然,也有温情时刻,两个小孩快乐地玩耍,大家一起照顾生病的老妇人,王妃姑娘眼泪和404工程师的热吻等等。但是,在最后当道路畅通以后,这一切都很快消失了,大家都迅速消散在狂奔的车流里,就连身体留下的印记都追也追不回来了。
两篇文章中有很多写得非常精彩的片段,把环境和事件和人物心境巧妙地结合起来,层层递进,将在路上遭遇堵车的各种人物群像展现在我们面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