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需要总结一些方法论,突然想到可能这个需求很多人也有,就开个头吧!
得到APP有个栏目叫——每天听本书。节约大家时间,把一本书用大约30分钟的时间,讲给用户听。
常规的使用方法,打开,按下播放键直接听就好了,节约时间可以倍速播放(这个应用把播放速度分了7个档:0.7倍速、正常倍速、1.25倍速、1.5倍速、2倍速、2.5倍速、3倍速)。
在留言中看到一个提问:如何充分利用每天听本书的音频、文稿和脑图,值得借鉴。如果你有什么不一样的高效学习法,欢迎与我们分享。
然后有个人是这样留言的,分4步:
1、先看脑图。
2、快速浏览文稿
3、听音频
4、最后再看一遍脑图和文稿

一个简单的“听音频”,也能总结出方法论,看来处处留心皆学问。记得李笑来炒鸡蛋饭都专门写了操作流程,凡事以研究态度去做,反复对比,添加删除选项,增减变量,可以很快脱离底部区域,成为超过50%,甚至80%的高手。很多技能都适合这样操作,比如:厨艺、照相、做公众号...还有很多,欢迎留言。
把自己几个优势技能,也就是排名超50%的技能结合起来,叫“多维竞争”。“呆伯特”漫画的作者斯科特•亚当斯(Scott Adams),画画不是世界上画得最好的,估计达到了前25%的水平,写笑话水平也是25%吧,他把自己的两项技能结合起来,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就太少了,所以他推出的“呆伯特漫画”大获成功。
言归正传,我琢磨了一下上面的“听书”方法论,增加了“提出问题”作为补充:
1、有什么与以往不同的观点、概念?
2、有没有吸引、打动、说服我的点?如果有,在哪里?
3、我能带走哪些亮点?
4、书中有什么能为我所用,怎么用?在哪些范围中用?
5、反馈怎么收集?怎么列出改进项目
读过/听过的书要留下印记,必须经历思考总结,与已有知识的联系,有条件能经历一个测试,对知识“长”到自己大脑帮助更大。
总结这个方法论目的是,掌握听过的书(包括读过的书、文章)记住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哪些可用,哪些收入素材库,怎么用起来提高自己的技能/思维方式/增加知识/消除盲点。
毕竟,读书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当两脚书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