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作为爹娘,吝啬教给孩子那一份底气和自信,让别人一看你的孩子就是“穷”经济并穷底气不自信。多一点信任有啥难的。其实孩子是真爱父母然而呢……可怜的孩子们。
或许留守儿童增多了,孩子和父母,孩子和电脑的关系,产生了很多问题。横亘着,成为争吵的源头。
就是看着有些小孩子特别可怜。
“你知不知道我上班多辛苦,差点出工伤。你还在那玩游戏,有没有一点人性!我不管你了。以后不管你了,不听话,房子车子别等着我给你出一分钱。”
这是爸爸对偶尔打打游戏并且是计算机专业的19岁的儿子说的话。
可是这样天天抱怨,打骂吵架,针锋相对,就有用了吗?只是两个人之间距离越来越远。
看看虞书欣的笑,看看王思聪的笑,看看陆毅女儿贝儿的开心。一看这些孩子就是特别开心的那种,性格健全的那种。
难道说只有富人家庭才可以提供给孩子那样的底气?
但是智慧呢?普通的家庭有吃有穿也没那么穷吧。对孩子小学就要求那么严格,必须考上好中学必须考上好的高中。似乎考不上学这辈子就被判了无期徒刑。这样深深的压力,难道就是一个“不成功”不容易的父亲,应该给同样是宝宝是孩子心里种下的种子吗?
成功什么是成功?有钱有事业被尊敬算一种。拼尽全力只是个流水线打工者,不啃老不害人善良孝顺有五险一金也算一种成功。难道这样踏踏实实一生就有错吗?有的人就是这样一辈子。
别说机器会取代人工。那时候世界上若是6亿农民工下岗,也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那时候会有新的产业,不必为明天过度忧虑。
人们总说爱情里没有谁对谁错,一件事有正反两面,为什么不可以理解到“成功”这个词也是中性词也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呢?
别的爸爸会说:“孩子你别怕,就算你失败了,家里也不怕。我们都可以支持你,我们是你强大的后盾,咱们有钱。还有这么多有钱的亲戚。”
我想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支持那么简单吗?他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爸爸家人都在你身后,要勇敢,要自信,去过你想要的生活,去努力,别怕。”
我们普通小孩,父母说的是:“怎么才考了80,这样笨不努力以后能有啥出息。以后过得不好,别来啃老。对得起爸爸妈妈吗?”
这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你必须学习好(现实是竞争压力这么大,河南80万考生只有30万是大专以上可以上的了大学。2010年)。
传递的信息就是,“不好好学习你就是一个废物,这辈子就完蛋了。没有退路,是一个罪人。”
有的孩子本来就聪明懂事也擅长学习,不用辅导班,就能跟上老师进度。学习很棒。有的孩子理解能力差一点,但不是创造力就是0。热情就是0。
不是说那些富二代就幸福是天生的。也不是怪自己没有那样的爹。
我看到的是一个普通的父亲的吝啬,为何总让孩子觉得自己欠他一辈子的青春,你觉得那么痛苦当初可以不生不养。没有一点支持欣赏和信任,你怎么就不信孩子爱父母,也不信孩子以后会养育你。贫穷的人,贫的还是那种舍不得拿出来的底气。就是这样的爹娘给自己的孩子施加了压力,小孩子为了叛逆,才故意这么反其道而行之。
看到不同的孩子,他们的自信度,开心程度,真是让人心痛。难道这就是差距,贫富差距背后的教育差距。
也不全是。
有的家庭极度穷困,父母却有一股劲儿,不多说。只是用行动去感化孩子,也不去打击式教育,责怪式教育。所以很多穷困的父母做着最底层最脏最累的活还是把孩子教育好了。因为他们是真爱。
给孩子一个可能,给他一个失败的可能。竞争压力这么大,和你一样的父母那么多,总要有学习好的和学习不好的孩子。若是孩子成绩不行,就发掘他其他的技能,鼓励同样学好一个技术的决心。培养其勤劳善良自信的品质,别那么多欲望。整天想着大房子,也想让孩子多么成功多么成功。
踏实过好今天更实际。
有的孩子某一天就突然明白了自己的所爱和奋斗的目标,孩子从诞生在世界上都是好孩子,白纸一样的孩子。
希望有一天新一代家长懂真正的教育方法和爱。
人与人,家庭成员之间的冷漠不是一天积累的,也不是会因为一件事而立马就能改变的。
封建旧思想。和控制欲和假爱只能把孩子越推越远。这是悲哀。
顺其自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