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多人从小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对一个人来说,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为人处世,这都是至理名言。
俗话说,做学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个人有了自傲自大的心理,总觉得自己了不起,别人不行,当然就不会下功夫去完善、提升自己,这样不但没有进步,甚至还会倒退,如此虚度一生,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大家所熟悉的赵括为例。赵国名将赵奢有一个儿子叫赵括,赵括天资聪颖,自幼熟读兵书,谈论起兵法来头头是道,连他父亲都辩不过他。但他傲气很大,目空一切,认为自己在军事方面是天才,谁都不如自己。然而他父亲却对他知根知底,说如果将来赵国任用他儿子来领军打仗,一定会大败。果然,后来赵王任命赵括为统帅,率军与秦军作战,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照搬兵书随意更改军事策略,结果兵败身亡,留下了“纸上谈兵”的深刻教训。
所以一个人的心中绝不能有傲气,有了傲气,就会自高自大,不能接受别人正确的建议,一味刚愎自用,最后必将招致失败。
只有拥有虚怀若谷的谦虚态度,才有可能获得进步。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之所以成为大海,就是因为他地势低下,有容纳百川的雅量。要达到人生的大境界,就要效法大海的这种特性,尽量保持谦虚低下的姿态,心灵空虚无一物,这样才能源源不断的接受新知识,进而融为一体,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
有人也许会说,一个人难道对自己不应该有强大的信心吗?
其实,傲气和自信是不能混为一谈的。自信绝不同于傲气。自信,是一个人在充分认识、了解自己后的一种信心。这种信心并不是建立在自欺欺人的基础之上的,而是一种冷静观察周围事物及自己后,所得出的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信念。这就是一种铮铮傲骨。傲骨是一种出自内心的信心,这种力量内涵深沉,对待他人不亢不卑,处理事情不骄不躁,具有特殊的人格魅力和顽强不屈的个性。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我们必须在自我的修养上下功夫。
古人云:“心虚则神灵。”一个人要是能做到真正的谦恭,他的学习能力就会成倍的增长,同时拥有冷静的观察能力,能清楚的看到事物的全貌。因为我们心灵的本来状态,清虚灵明,没有纤豪的污染,原本就如同天地宇宙那样,拥有包罗万象的胸怀和智慧,能明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而这种看似神妙的状态,也只是一个“无我”的境界而已。
愿我们能以全新的面貌、圆融的心态开启新的生活之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