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腊月,尤其是腊八过后,家中的老辈儿就会说上一句,该做什么什么,等到了腊月二十六,更会说过年该买肉了,因为腊月二十六这天,正是旧时北京的买肉日,“腊月二十六 ,杀猪割年肉”,在老辈儿人的记忆里,这一天是充满烟火气与期待的。
清晨,冬日的寒气还未消散,胡同里便已热闹起来;那时,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有的只是四合院低矮的屋檐和邻里间亲切的问候,街角的肉铺前,早早地排起了长队,人们脸上带着笑意,心里盘算着过年要做的一道道美味。
卖肉的师傅手法娴熟,手起刀落,一块块新鲜的猪肉便递到了顾客手中,那肉还带着余温,仿佛传递着过年的喜悦,买到肉的人们,如获至宝般地拎回家,准备在年夜饭的餐桌上一展身手。
走进四合院,各家各户的厨房里都飘出了阵阵香气,主妇们系着围裙,在灶台前忙碌着。有的在炖肉,锅里的肉汤咕嘟咕嘟地冒着泡,浓郁的香味弥漫在整个院子里。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进院子,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几分温暖,老人们坐在门口的椅子上,晒着太阳,讲着过去的故事,年轻的则忙着打扫庭院,张贴春联,为过年做最后的准备。
腊月二十六,是老北京过年的前奏,在这一天,人们用美食传递亲情,用欢笑迎接新年的到来;如今,岁月流转,城市变迁,那些曾经熟悉的场景或许已经远去,但那份浓浓的年味儿,那份对传统的坚守,却永远留在了老北京人的心中,成为了岁月长河中最珍贵的回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