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历史因果录》
王伟,南北朝时贼臣。
王伟才华出众,文章华丽优美。南朝梁代著名的“侯景之乱”,都是王伟帮助侯景出谋划策,侯景的文告都出自王伟之手,一直到篡位弑君,也是王伟出的主意。
起初,侯景从东魏叛逃到南梁,东魏准备与南梁和谈。侯景用计得知南梁有拿自己和东魏交换俘虏的意图。
王伟趁机说:“听天由命也是死,造反也是死,大王要好好考虑!”于是侯景更坚定了反叛之心。
侯景反叛后,梁武帝被饿死,王伟煽动侯景连废两位傀儡皇帝。侯景自己登基称帝,王伟又奏请建立七庙,侯景问:“什么叫七庙?”
王伟说:“天子要祭祀七代祖先。”并问侯景七代祖先的名字。侯景说:“我家前代的事我不记得了,只知道我爹叫摽(音彪)。但是他埋在朔州,怎么能来这儿吃供品?”众人听后都暗中嘲笑。
王伟却认真编造了侯景先祖的名字,甚至把东汉名臣侯霸作为侯景的始祖,又把晋朝隐士侯瑾作为七世祖,把侯景的父亲“摽”称为元皇帝……
侯景失败后,王伟被南梁名将王僧辩抓获。士兵们要他下拜,王伟说:“我们各为人臣,为什么要行此大礼?”
王僧辩说:“先生身为叛贼丞相,不能殉节而死,却藏在草丛中逃命,主人倒了你都不扶,还要你干什么?”
王伟答道:“成功失败看时运,事情做得再好也坏在当家人手上。如果侯景早听我的话,你哪儿会有今天!”王僧辩惊奇于王伟的口才,于是只让人把他拉出去示众,然后押回江陵。
押回江陵后,王伟还指望凭自己的才华能活一命。他在狱中给朝中显要人物赠诗,又亲自给梁元帝萧绎写了一首五百字的诗,想打动梁元帝换条活路。
梁元帝竟然真的打算赦免他。
但绝大多数朝臣都恨王伟!他们告诉梁元帝说:“侯景之乱时,王伟写的檄文里有些很不中听的话。”
梁元帝让人拿来檄文,上面有一句是:“项羽重瞳,尚有乌江之败,湘东一目,宁为赤县所归。”意思是,项羽生两个瞳孔,还会有乌江之败;湘东王只有一只眼,难道天下会归他吗?
梁元帝登基前就是湘东王,瞎了一只眼,他一生以独眼为耻。看到这句话梁元帝大怒,让人把王伟的舌头钉在柱子上,用刀挖出肠子。王伟的仇人又一刀一刀割他的肉,一直割到骨头才把他杀死……
顺便说一句。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道:“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
意思是:君子用他的才华行善,小人以他的才华作恶。以才华行善的人,无善不至;以才华作恶,无恶不作。自古以来,国家乱臣贼子、家里的败家子,都是才能有余、品行不足,这样导致家国覆灭的太多了!
正如王伟凭借出众的口才和华丽的文笔,厚颜无耻青云直上,造反时檄文写得慷慨激昂。不过,如果不是因为这篇文采出众、“用词准确”的檄文,也许他还真能侥幸逃过一死……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只有因果。
(史料选自《南史·贼臣传·王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