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怀左同学训练营
知识获取太快?我还是喜欢笨方法

知识获取太快?我还是喜欢笨方法

作者: 一席鸡毛 | 来源:发表于2018-08-21 15:14 被阅读71次

文|一席鸡毛

《认知突围》共读第二章

01

听书不等于看书。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都喜欢用最少的时间把一本书的内容获取,在这种需求下讲书形式出现了,花几十分钟的时候听完几百张书的内容。

很多情况下我们都觉得自己赚到了,这本书也大概知道是什么内容了。但是多数情况下我们仅仅掌握了书内容的百分之十。

我是一个喜欢听书的人,各大火爆讲书APP都有用过,也喜欢在坐车的路上听书,有时候还会觉得讲书人讲的太对了。

现在看来,听书适合两人类,一种是先听书觉得挺有质量的书再会认真对照全文看一遍,另一种是自己先把书读一遍思考思考再听听别人的讲书内容,及时进行思想碰撞。

不管是哪种你都需要自己把书的内容熟悉,否则只是听着有个印象并不深入。

02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这句话我们从小就熟知,能做到的真没几个,我自己也不例外。

好书要读几遍?一遍肯定是不行的!

我曾经看到很多小伙伴参加十天共读一本书的活动。你没有看错,是十天只看一本书,每天都看一遍,一共十遍。

我起初十分不能理解,每天都看一遍竟然每天都能罗列出不同的干货来。有时候我们把一本书看完或许也能列出来十点,但是十点当中自己总结的又有多少?

把好书读十遍是我认为最笨却最有效的方法。

一遍能获取的知识是匮乏的,有时候仅仅能保证把本书的大概了解一下,至于究竟讲了什么内涵还真的是一知半解。

上学期结束的时候我把我这一年买的十几本书快递回家,我家人不理解为什么已经看完了还要费力弄回家。

我也感觉到不解,一遍就能理解就能读透的是什么书?第一遍的时候我习惯于标注我觉得很好的段落或是摘抄或是注解。

当我再次读的时候有时候我会觉得当初的理解是多么的狭隘又是多么的浅,连皮毛的程度都不够。

后来才知道好书真的值得读百遍。去年听了一场关于猫叔的分享,他在读《明朝那些事》的时候,觉得其中的语言很好,他就把那些语音听了几百遍,学着用里面的方式去表达去揣摩。

你所谓的那些聪明不过是长时间笨笨的坚持换来的。

03

利他便是利己。

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有一项是积善行,思利他。

以前我认为利他和利己并不挂钩,后来才发现问题大着去了。

举个例子,你有不会的题要去请教学霸,一般不会有人拒绝你的问题,因为讲解的过程也是一种对知识点的梳理,对他来说就是复习*2,事半功倍。这不就小小的利他就是利己吗?

当你把知识掌握的情况下可以试着去分享,去讲给别人听,这样不仅仅让别人对这本书有了一定的了解,你自己也加深了印象。

个人觉得对知识的抓牢就如同对人脉的经营是一个道理。

猫叔的分享的一个片段我记忆犹新,你想想你对你的朋友付出了什么?猫叔本人爱吃水果,他的收货地址不仅仅是自己和家人的,多数源于自己的好友,自己吃到什么好吃的水果,会给好友也分享过去,最多的一年大概会收到将近五十个包裹。虽然不是什么大事,却会让朋友觉得很温暖,你在无时无地的关心她。

所以,当你想要有个好人脉,先提升自己的能力吧。能力是1,人脉是0。当能力很强的时候,人脉的出现就是让能力翻倍成长。当你想要一段真心地友谊,也请真心待他吧。

知识尚如此,精力时间也会给你你想要的答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识获取太快?我还是喜欢笨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smd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