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一代大文人金庸/赵玉环(随笔)
写给一代大文人金庸/赵玉环(随笔)
据香港媒体报导:武侠小说一代宗师金庸先生于2018年10月30日逝世,享年94岁。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3月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市,后移居香港,是当代著名的武侠小说作家、企业家、新闻学家、社会活动家、政治评论家,与倪匡、黄沾和蔡澜并称“香港四大才子”。金庸在其一生中,给读者留下了十四篇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合称为十四个字——“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其中《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等武侠小说足以成为一代人挑灯夜读的青春回忆。金庸的武侠小说足以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立下一个里程碑,其不仅受到读者市场的追捧、成为国内文学届难以超越的畅销系列图书,在学术届也因为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及其对传统武侠的继承与发展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热议的狂潮。对金庸作品的探讨、研究和延伸,一度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
神仙、眷侣、大侠、爱情、江湖,金庸成就了一个时代的武侠文化的崛起,填补了精神领域的空白,金庸写有趣的故事,演绎了高境界的世外桃源,升华与美化了苦难的人生,不愧为众生(老人、孩子、年轻人)喜欢的大文人。
金庸为武侠小说,浪漫的爱情故事,世外桃源一样的境界,影视的发展奠定了强大的基础,肩负了历史的使命,教给了人们,什么是武德,什么是完美的浪漫爱情,什么是保家卫国的人文情怀,什么是侠骨柔情,什么是铁血丹心,什么是担当道义,他用浪漫有趣的故事,丰富了我们的人生。
一个人吃的苦,遭的罪,与他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与他的福寿,成正比例。人能够活到94岁,民间百姓称之为“喜丧”。古语,人活70古来稀,那么人活到了80多岁,90多岁,甚至是100多岁,就是上天赐予人的奖赏,为什么获得奖赏,因为他们的存在,他们给予人类的贡献,利于了众生,众生活的好,有福寿,天地才稳固、康宁、绵延千年、万年、亿年……永远。
这个道理对于普通、平凡的人也适宜,虽然他们对于人类的贡献比不上名人、专家、学者,但是他们同样用自己的身躯承担了世间的负能量场,一样做出了贡献,一样得福寿,只是传给后人的福德没有名人、专家、学者的贡献大。可见祖上是保家卫国的岳飞还是杀害岳飞的奸佞之徒秦桧,留给后人的东西就会不一样,祖上的荫德,怎么不遗传呢?为什么讲“血统”,那就是看一看祖上为人类做出过什么样的重大的贡献,遗传了祖上的好的血统,才是祖上留给后人的骄傲,像金庸这样的武侠小说、影视作品泰斗,现在就是中国人、全世界人喜欢的大作家,他留给后人,留给他的后代宗亲的福德,怎么会不名垂千古呢?
祖宗的祠堂里供祖宗们的什么贡献?让子孙后代学什么精神?让自己的子孙骄傲什么?让自己的后代子孙怎么看待祖宗?怎么约束自己不好的言行?祖宗的祠堂就是一座座小小的丰碑,当一个人的言行没有资格让后代子孙供奉的时候,会不会汗颜?当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在一个家庭都不能立足的时候,就别说世人怎么看待了,这就是以前一个大家庭为什么要给祖宗立牌位?都是给后人留下的荣耀或者教训。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与国唇齿相依,家训家规家教家法,首先是从一个家庭开始的,所以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为什么让后人在节日里叩拜祖宗,那就是留给后人的反思自省的机会,有朝一日,自己也进入祖宗祠堂的时候,有没有资格,接受后代子孙的祭拜、香火?让自己的后代子孙是为自己的所作所为骄傲,还是汗颜?所以古人留给后人的烧香祭拜仪式,是留给后人的反思自省的一个机会,不是什么迷信,迷信也是迷信祖上的优良传统,做好自己,才有资格,这是让后人祭拜祖先的目的和意义,还是为了把好的东西传承下去,不好的东西引以为戒,人类就是这样继承着祖先的优良传统,不断总结着经验教训而发展起来的,强大起来的,越来越美好起来的。
可见古人的祠堂,牌位,是对一个人一生的盖棺定论,是对一个人一生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好的传承下去,不好的要引以为戒,后人讲祖宗们的闪耀着荣光的故事,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在一个家庭里就进行了评价、认知、褒贬,所以有传世的家训家规家法家教,可见这是一种祠堂文化,是中国人在家庭中就完成的一种反思、自省、自鉴、自戒,叩拜仪式庄重、简单,教化意义重大、不凡。
昨天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先生辞世,想到他的牌位列入祠堂,是宗亲后代们的荣耀,才写下了这些文字。2018.10.31。
写给一代大文人金庸/赵玉环(随笔)
写给一代大文人金庸/赵玉环(随笔)
写给一代大文人金庸/赵玉环(随笔)
写给一代大文人金庸/赵玉环(随笔)
写给一代大文人金庸/赵玉环(随笔)
写给一代大文人金庸/赵玉环(随笔)
写给一代大文人金庸/赵玉环(随笔)
写给一代大文人金庸/赵玉环(随笔)
写给一代大文人金庸/赵玉环(随笔)
写给一代大文人金庸/赵玉环(随笔)
写给一代大文人金庸/赵玉环(随笔)
写给一代大文人金庸/赵玉环(随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