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天赐的耳朵》与《耳朵睡着了》创作谈 / 蜀国立秋·张永康

《天赐的耳朵》与《耳朵睡着了》创作谈 / 蜀国立秋·张永康

作者: 蜀国立秋 | 来源:发表于2025-10-25 13:12 被阅读0次

从荆棘路到声光之河

——《天赐的耳朵》与《耳朵睡着了》创作谈

文 / 蜀国立秋·张永康

许多人的记忆里,都住着一个瘦小的身影——杨科。他是一名波兰乡村的贫苦雇工之子,一生下来就又瘦小又羸弱。这个被周围人叫做“窝囊废”的孩子,却拥有一双被上天吻过的耳朵。他能听见森林的呼吸、田野的秘密,万物在他听来都是恢弘的乐章。他此生最大的渴望,是能摸一摸地主家那把挂在饭厅墙上的、真正的小提琴。在一个月夜,他被那“缠绕着月光的琴箱”所诱惑,忍不住伸手触碰,却被当作小偷捉住,遭受了一顿残酷的毒打。这个十岁的孩子,最终在奄奄一息时,向母亲问出了最后一句话:“妈妈,在天堂那里,上帝给我一把真正的小提琴吗?”

显克微支的这个故事,像一根尖锐的刺,扎进我心里,多年未曾松动。那个因为触摸美而被处以极刑的孩子,他对于音乐那种源自天性的、不掺任何杂质的爱,与周遭世界的冰冷,形成了令我无法平静的张力。作为音乐人,我的使命不是复述悲剧,而是感受它,让杨科的灵魂在我的世界里复活,用我们时代的音乐语言,为他谱一曲安魂与悼歌。于是,便有了《天赐的耳朵》。

最初的挑战,是找到故事的“声源”。我们最终决定完全回归一个十岁孩子的感知世界。他不懂什么是阶级与亵渎,他只知道松涛是“低音”,雀鸣是“长笛”。正是这种极致的纯粹,才能反衬出结局的残酷。

歌名的蜕变,刻录了思想的跋涉。 从带有“罪感”的《“窃听”的耳朵》(最初设想命名),到《天赐的耳朵》,这是一次关键的升华。杨科没有错,他那双耳朵是上天慷慨而残忍的赐予。这首歌的基调,也因此从社会批判,走向了更广阔的生命悲悯。

在歌词的锤炼上,我力求每个意象都浸透着孩子的纯真与诗的凝练。歌曲发布后,我欣慰地看到,许多句子在听友心中激起了强烈的共鸣。他们尤其被月光下那惊心动魄的一幕所触动:

“他像一只银色的萤火虫 / 慢慢爬 将微光泊在了琴弦上 / 琴弦却发出了陌生的脆响…”

有听友评论说,这几句让他的心一下子揪紧了,仿佛自己就是那个在极致美丽和极致恐惧中颤抖的孩子。而当歌曲进入副歌,那句尖锐的控诉:

“现实是 一阵冰冷的毒打 / 打他那偷窃美梦的十岁”

更是被许多听众反复提及,他们说“偷窃美梦的十岁”这个说法,像一根针,精准地刺中了人心最柔软的地方,将那种因追求美好而获罪的荒诞感刻画得淋漓尽致。

《天赐的耳朵》在各大平台发布后,这条声光组成的“溪流”竟悄然流进了无数陌生听友的心里。令我动容的,是那些带着体温的共鸣。有听友说听了二十多遍,心情难以平复;也有人感慨:“唱给灵魂的歌,听着听着,心脏好像被双手揪着紧缩。”

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份深切的悲伤,促使我开始了第二次创作。我希望能为杨科,也为所有被悲剧触痛的灵魂,寻找一个情绪的出口。于是,我尝试以另一种完全不同的音乐样貌,重新为这首词谱曲,创作了《耳朵睡着了》。

这一次,我将关注点从个体的悲惨遭遇,移向了大自然为他营造的深厚关切与永恒怀抱。音乐上,我采用了明快、悠扬的基调,以嘹亮的、山歌式的男声,去引导、去慰藉。我不再强调鞭打与疼痛,而是着力描绘他“睡着了”之后,如何彻底地、安然地融入了那片他一直聆听和热爱的万物之中。我想告诉听众,他不是消失了,而是回家了,回到了那个由森林、月光与蛙鸣构成的、永无痛苦的仙乐境界。

令人欣喜的是,这种视角的转变获得了许多听友的认可。他们在这首《耳朵睡着了》中,听到了释然与力量。有听友点评道:“在上一首歌曲基础上,有张力有创新!” 也有人精准地捕捉到了其中的意境:“耳朵睡了,人却醉了。”、“睡着的耳朵去了广阔天地……!太好听了!”。更有一位听友的留言道出了创作的核心:“生活就是顶着一份甜,来冲淡九份苦哦”。是的,我回复他,也回复所有关心杨科的人:“睡着的耳朵去了广阔天地和美丽的大自然……” 这并非逃避悲剧,而是用一种东方式的哲学,去完成对生命的观照与超脱。

从《天赐的耳朵》到《耳朵睡着了》,从极致的悲悯到辽阔的抚慰,这两首互为镜像的歌曲,共同构成了我对那个波兰孩子完整的爱与告别。感谢这份跨越时空的缘分,它让我确信,美的灵魂从未逝去,他只是在万物合唱中,为我们换了一种聆听的方式。

附:

《耳朵睡着了》

词曲/蜀国立秋·张永康

(睡着的耳朵去了广阔天地和美丽的大自然……)

哎呦哎

哎哟

哎呀呦哎

哎呦哎呦

哎呦哎

哎哟吔哦

哦哦

咦哟咦哟咦哟

咦哟咦哟咦哟

.

他带着上天赐予的耳朵

听见了森林深沉的呼吸

松涛是低音雀鸣是长笛

连风吹木杈也奏出

呜呜的旋律

.

他带着上天赐予的耳朵

收藏了田野所有的秘密

青蛙的呱呱啄木鸟笃笃

在月光河岸汇成美妙的夜曲

.

夜的间隙他独自一人

蹲在田埂贴近大地

听万籁奏曲

夜色温柔将他包裹…

.

他多想有一把小提琴

代替那树皮与马尾的蚊吟

他多想把星空、虫鸣和细雨

都记录下来放到心上聆听

可酒店的琴在墙那边欢笑

唱着“我们吃,我们喝

我们多快活”

他只能蜷缩角落

在心跳上摸索

摸索那些音符的传说

.

直到那个夜晚他看见

那缠绕月光的琴箱

对他眨眼发出邀请

来呀,来呀,来拥抱这光

于是,他像一只银色的萤火虫

慢慢爬将微光泊在了琴弦上

琴弦却发出了陌生的脆响…

.

啊呀

现实是一阵冰冷的毒打

打他那偷窃美梦的十岁

他借来太阳月亮以及星河声响

也解释不清被鞭打的梦想

他两手空空满眼惊慌

耳里星辰飞走被塞进吵嚷

啊呀那万物旋律还在心口

将他的伤和稚嫩的愿望

紧紧守候

.

后来啊

他忘记了痛忘记了嘶吼

抿紧的嘴角露出一丝颤抖

妈妈… 你听…燕子回来了

正唱着歌谣

那微弱的呼吸慢慢变轻

融进了声与光组成的溪流

溪流…

.

屋外,树林的音乐依旧奏响

风,在轻轻跑…

青蛙又起,咕咚跳…

他的那双天赐的耳朵

睡着了睡着了睡着了

.

呜呜呜

屋外,树林的音乐依旧奏响

风,在轻轻跑…

青蛙又起,咕咚跳…

他的那双天赐的耳朵睡着了

睡着了…

睡着了…

张永康诗人、作家、编剧,影视音乐人,网名蜀国立秋。原《剧本春秋》杂志主编、《西南作家》杂志副主编、《龙泉山》《东安湖》执行副主编、“天下云山”微刊主编,已在全国公开刊物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作品三百余万字,著有长篇小说《心狱解码》、《绝地》,合著长篇小说《商宇》《天路》《革命理想高于天》等。音乐代表作有《千年伊人》《迁徙的游魂》《赤壁客》《山河万古》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天赐的耳朵》与《耳朵睡着了》创作谈 / 蜀国立秋·张永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sndxs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