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是我们语文课本里会学习的文章。内容早已模糊,唯有对作者史铁生还有一些记忆。小时候对他的印象是,不帅,而且腿还残疾。我不懂为什么要去学习这样一个人的文章。完全无感,甚至还有点排斥。
现在重读,感受到了这样一篇文章为什么能选入教材了。写的好自然不说,我更深一层的感受是:人,其实生而苦!
文章里传递出来的苦楚,才是人生常态。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楚和不顺。无论他是搬砖的工人,还是亿万富翁。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生,王思聪也会因为有追不到的女生而苦恼。
我也感受到了这种苦,家庭孩子与工作的矛盾;工作中各种复杂人际关系的矛盾。你想做得好一点,你就得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常常半夜醒来,白天的事情在脑中思绪不断。
所以,成年人的世界,苦才是常态。
而只有真正经历之后,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现在回头看,小时候不懂这篇文章的深刻,何尝不是一件幸事?我们也没有必要在年纪轻轻就认清了世界的真相,三十多岁才是刚刚好。
我们需要认识这种苦,学会与之共存。《我与地坛》其实就是作者史铁生在分享自己的亲身体验,他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失去了双腿,这种痛苦难以想象的。他把自己的感受分享出来,这足以击中每一个正在经历苦楚的人的内心。
过去常常感叹女生25岁之后开始走下坡路。其实哪有什么上坡下坡,每个年纪都是最好的年纪。我现在感觉30+是一个顿悟的年纪,想明白了很多事情,对自己的人生也看得更加清楚,也更能感受人生的美好。
或许就是这么一点一点地顿悟,到了四十就不惑了吧!
再读《我与地坛》,还真是一种美好的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