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存语文课堂中不同声音
案例背景
《咏雪》是统编版七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陈太丘寒雪日组织家庭聚会,俄而雪骤,谢家子女即景赋诗来咏雪的情景,展现了古谢家良好的家庭教养,而后文章通过太傅神态描写和道韫身份补叙,高度赞赏了一代才女谢道韫的文学造诣,而其"未若柳絮因风起"也成为千古咏雪名句。当然,学习用比喻修辞手法描写景物也自然成为本文的一个教学目标,而盐和柳絮的比喻自然会被比较,我们新课标提倡培养学生的独特感受和创新思维,这一理论就在两喻中得以再现。
一、在交流中溅出火花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本课内容,也已经掌握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下面大家分组合作探讨,说说哪一个比喻好?
分组合作探讨后,请选出代表举手发言:
生:我觉得第二个比喻好。因为她写出的雪花的形态,轻盈还有美感。
师:说的好。
生:我也觉得第二个比喻好。它更加传神,很唯美,也贴切。
师:把握的非常好!
生:我觉得柳絮比喻好,给人春天的感觉,像我们第一课学了的朱自清的《春》,给人力量,耳目一新的感觉,让我想到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教师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这几个小组,大家称述的都特别好,可是老师特别喜欢个性而又有思想的孩子,其他同学还有没有不同意见?
二、在碰撞中擦出火苗
(片刻的沉默后,最后一排一个女生缓缓地举起了手)
生:我觉得两个比喻都非常好,前一个比喻是一个男孩的比喻,比较大气磅礴,后一个比喻是一个女孩的比喻,比较轻巧柔美。
(教室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