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记笔记 (—)
在旅行开始的时候,可以说,没有任何外因驱使徐霞客踏上旅途,不带宗教信仰,亦不寄托功名抱负,他的旅行,是对内心渴望的响应,是纯粹的与山水的对话,是经历生命的一种形式。
徐霞客出行,通常“从一奴或一僧、一仗、一襆被,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
也就是说他主要就是靠脚走,累了就睡船上,睡山洞,实在不行随处借宿,反正古人都很豁达。
使得他“两足具废,心力交瘁”,权衡再三后,他最终放弃了出境的念头。
盖江流击山,山削成壁,流回沙转,云根迸出,或错立波心,或飞嵌水面……
崖间有悬干虬枝,为水所淋滴者,其外皆结肤为石。盖石膏日久凝胎而成…
土削不能受足,以指攀草根而登。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
土太松软,脚站不上去,只能抓着草爬,一会儿草也要断了,幸好抓住了一块石头。
然石亦不坚,践之辄陨,攀之亦陨,间得一少粘者,绷足挂指,如平帖于壁,不容移一步,欲上既无援,欲下亦无地。
然而石头也很酥脆,一碰就碎,好不容易抓到一个稍微坚固点儿的,只能把自己一动不动地平贴在悬崖上,上不去也下不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