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敦儒者洛阳人,号是岩壑字希真。
洛川先生世称谓,两宋之交名词人。
隐居故乡梅自喻,不与群花争芳馨。
两次举荐为学官,自许清高不赴任。
高宗皇帝亲下诏,还赐进士之出身。
提点刑狱浙东路,官高自然志凌云。
缘于立场是主战,慷慨激昂发高论。
谏议大夫弹劾他,退居嘉禾又归隐。
最大贡献在于词,自然流畅情语真。
词风可分三阶段,早年巧丽浓艳馨。
狎妓冶游富公子,浪漫生活载入文。
“占断狂游”《雨中花》,《临江仙》词腻艳新。
“我是清都山水郎”,“玉楼金阙”花醉魂。
中期忧时主抗战,注重现实意义深。
“中原乱”而“簪缨散”,悲痛凄怆泪沉沉。
晚年归隐词闲适,浮生若梦志昏昏。
情调颓废常纵酒,从此再无振作心。
总体词风近旷达,绮靡柔媚扫若尘。
近于苏轼自成体,名重当世众人尊。
感人最是《相见欢》,相见无欢而言愁。
靖康之难汴京陷,徽钦二帝没为囚。
豪门富族争渡水,敦儒仓猝而南走。
客居他乡再回味,一挥而就思悠悠。
“金陵城上西楼”望,多少感慨在心头。
风光满眼萧瑟瑟,廊上俳徊“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没,余光淡淡冥色收。
岂止秋景悲如此,更是国事衰可忧。
无可奈何难回挽,波滔直下“大江流”。
下片直接道其事,秋景国事巧相勾。
“中原乱”极“簪缨散”,拟象取事意丰厚。
烽烟滚滚马蹄碎,金兵猖獗在狂吼。
一个“乱”字展出来,宋军败北城难守。
文臣武将谁敌抗,被驱不异鸡与狗。
一个“散”字展出来,六神无主飞与走。
面对失地几万里,请问大宋“几时收”。
天地不知我不知,收复之日不会有。
痛斥君臣苟且安,如同乌龟总缩头。
国事还能依仗谁,自然界中可曾有。
“试倩悲风吹泪”去,慰问军民“过扬州”。
风悲我悲国事悲,悲风当封万户侯。
以其希望说绝望,情也悠悠意悠悠。
悲风可靠人难靠,奴颜婢膝不知丑。
全词情景事合一,我为大宋更含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