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到中年,朋友越少,活得越好。
“最近怎么在朋友圈看不见你了?”一个朋友问我。
虽然微信好友不少,但是,我的朋友圈除了工作上必须发的内容,属于我自己内心表达的,却越发少了。
原因很简单,我觉得太多并不熟悉的人,并没有让他们深度参与我生活的必要。只让亲人和几个特别熟络的朋友看见就好了。同时,我也没有太多互动的需求,有限的时间,想留给自己和家人。
而我并不是特别的,朋友圈除了几个微商每天正能量满满地坚持着,很多人都跟我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就这样从朋友圈消失了。怪不得有大v要感叹:一大波人正在从朋友圈消失。
当社交软件层出不穷,社交变得越来越便捷,但同样有人觉得喘不过气,想逃离,甚至主动寻求回避。这种刻意精简社交的现象,就被称为“社交降级”。

01.
社交降级,让自己更自在
记得钱枫曾在《火星情报局》里,抱怨汪涵拉黑了自己。汪涵回应:“陈坤我都删掉了。”
“朋友圈人数达到一百多时,我就觉得有些可怕。”汪涵解释说。汪涵也在节目中坦言自己拒绝无用的社交,态度很坚决。
“这样的生活非常非常轻松,所有时间都是你的,自在得一塌糊涂。你会突然觉得,整个人生都发生了变化。”
清理社交并不意味着生活变无趣,只是希望给予自己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和自己在一起,更自在。
朋友小游周末时,最喜欢独自待在家里,关掉微信,一个人读书、喝茶、画画、思考。她说,这样的时间其实才是最难得可贵的,世界静了,心才会静。
复旦大学网红教授陈果有一套“朋友无用论”:“朋友”不是哄来哄去的一个群体,也不是扎堆出现的一个圈子;为了合群,不停地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社交上,得不偿失。
是啊,不是每一段关系都需要费心维系,不如把时间留给自己,给自己多一份的自在。
02.
把时间留给更重要的人
真正的社交降级,是为了更好地与自己的家人、知心朋友相处,从而拥有真正相互滋养的关系。
岛国美食家白央篤司曾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我自从四十岁左右贯彻‘绝不和不投缘的人来往’之后,生活就变得更轻松了。”
面对每一个你喜欢的人,你将更热切去做一些有意义的改变,创造一个投入、丰富、充满意义以及自我实现的真实人生。
我的一位企业家朋友,经历了生意上的大起大落,对此特别有体会。他居住的小区,大多是上市公司老总之类的人群,大家工作都很忙碌。
但是,他比较特别,推掉几乎所有能够推掉的社交活动,有空就回家陪孩子玩耍。这在到处都是妈妈和保姆带着孩子的小区很少见。
他说:“真正想跟你合作的人,有一百种方式找到你。但我孩子的成长,却不可能有第二次,所以孰轻孰重我非常知道。”看着他陪孩子玩耍的样子,能感受到那些发自内心的幸福感和宁静。
其实在这之前,他跟别的企业家没有什么两样,一样的出席各种社交场合,赢取虚名,可后来随着上的一些不顺,他发现真正帮助自己的还是那几个最贴心的朋友,生意场上交往的朋友大多并不是关键时刻支持自己的人。
03.
社交降级,是对生活的认知升级
我有个老同事,最近动了一场大手术,足以致命的那种。医生说因为长期饮酒,又缺乏健康的生活方式,他的内脏没几个健康的。
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一年365天没有多少时间是在家吃饭的,基本都是在饭局上。任何时候看到他的朋友圈,都是跟各色人在一起。
热闹是热闹,但始终是让人感觉他在亏欠着自己的家人,当然也包括他自己。
后来,他决心舍去不重要的关系,推开不必要的饭局。就这样,他慢慢找回了健康和自在的心。
主动社交降级的背后,其实是对生活和生命的理解抵达一个新的层次:
· 我是自己生活的主宰,除了工作生活中必须的,我愿意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安排。
· 我一个人,已经是一个完整的圆,越是沉静,越是能体验生命的深刻和宁静之处。
当我们对社交活动进行适当的取舍,其实是期望有更好的敏锐度和自己的内在展开探索,更好地陪伴重要他人,以获得内心的幸福感和宁静。
当你能真正静下来,精简你的朋友圈,抛开低质量社交,与自己展开好的链接时,与外界的链接才会顺畅舒适,你也越能收获内心的那份平和,能用更简单、安静和深沉的内心对待生命中的每一个人。
试试看吧。先从一点一点降低你手上的那块屏幕开始。去运动、阅读、手工、制作食物……你一定会发现有更多的精彩等着你。
作者:茗荷
注,阅读时间,仅供个人阅读记录留存 @龙行印象

莫言:自尊其实是吃饱了撑的
- 01 -
有句俗话说:吃人家的嘴短。这个意思很明白,但仅仅有这点意思那简直不算意思,我的意思是说吃人一棵胡萝卜所蒙受的耻辱哪怕用一棵老山参也难清洗。
朋友请我去吃饭,吃了一盘胡萝卜丝,吃了一盘粉丝,还吃了一盘像橡皮一样难以嚼烂的肉。吃完了,我心感动,心中暗想,点滴之恩,应该涌泉相报,吃人一碗,要报一盆。
隔了几天,一群朋友聚会,我为了一句什么话把这位曾经请我吃过一次饭的朋友得罪了。他咬牙切齿地说:“你的良心让狗吃了吗?前几天,我去香格里拉饭店买了美国加州的酱小牛肉,去长城饭店买来西班牙产的胡萝卜,去友谊商店用外汇券买了专供外国人的波罗的海鱼子酱,还有法国走私进来高级奶油,吃得你小子满嘴流油,可是你一转眼就忘记了。那些小牛肉还没消化完吧?”
我感到浑身冰凉,悔之莫及。恨不得把自己这张不争气的嘴巴用胶布封了。你当年吃煤块不也照样活吗?你去吃人家那点胡萝卜丝和粉丝干什么?实在馋了你自己去买一麻袋胡萝卜把自己吃成一只兔子也花不了多少钱,但你吃了人家的东西,就要听人家的,就要承受人家施加到你身上的侮辱。

- 02 -
我这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没有记性,像狗一样,记吃不记打。当时气得咬牙切齿地发恨,但过不了几天就忘了。又有一个朋友请我去吃饭,上了一只煤球炉子,炉子上放了一口锅,锅里放了十几只虾米,一堆白菜,还有一些什么肉。吃着吃着我的凶相又原形毕露了,那朋友就说:“看看莫言吧,吃的一上桌,又奋不顾身了!”(太过分了,就算是真的,也不该说出来呀。)
俗话说的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话把我的心彻底地凉透了,我一边吃着,一边因为吃人家的东西所蒙受的耻辱一桩桩一件件涌上心头。我怎么这样下贱?我怎么这样没有出息?你实在想吃,一个人下个馆子不就行了吗?你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你想多么凶恶地吃就多么凶恶地吃。你吃光了肉把盘子也舔了也没人嘲笑你。你自己经常地忘记自己的身份,你忘了自己是一个乡巴佬,人家那些人从根本上就瞧不起你,压根儿就没把你当个人看。人家有时找你玩玩,那是无聊,那是天鹅向水鸭子表示亲近,如果水鸭子竟因此而想入非非,那水鸭子就惨了。
想明白了道理后,我发誓宁愿饿死也不再吃人家的东西了,就像朱自清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面粉一样。我还发誓万不得已跟人家在一起吃饭时,一定要奋不顾身地抢先付账,我付账,那么即便我吃得多一点人家也就不会笑话我了吧?
- 03 -
又一次去吃烤鸭,吃到一半时我就把账结了。几个贵人都十分高雅地填饱了那些高贵的胃袋后,桌子上还剩下许多,这时,农民的卑贱心理又在我的心中发作了。多么可惜啊,这些大葱,这些大酱,这些洁白的薄饼,这些香酥的鸭片,都是好东西,浪费了不但可惜,还要遭到天谴的。于是我就吃。这时,有人说:“瞧瞧莫言吧,非把他那点钱吃回去不可。”
我就感到脸上火辣辣的,好像挨了一个响亮的耳光。人家还说:“你们说他的饭量怎么会这样大?他为什么能吃那样多?要是中国人都像他一样能吃,中国早就被他吃成水深火热的旧社会了。”
我一边吃着,一边悲哀地认识到,世界上的事情,其实早就安排好了。该着受侮辱的命,给你戴上顶皇冠也逃脱不了。
前年春节回家探亲时,我把这些年在北京受到的委屈,一桩桩一件件地说给母亲听。母亲说:“我就不信,人活一口气,再去吃宴席,行前先喝上两大碗稀饭,然后再吃上两个大馒头,上了宴会,还能做出那副饿死鬼相吗?”

- 04 -
回到北京后,遵循着母亲的教导,上了宴席,果然是不猴急了。吃得温良恭俭让,像英国皇室里的厨子那样。我等待着大家的表扬,可是一个人却说:“看看莫言那个假模假样的劲儿,好像他只用门牙吃饭就能吃成贾宝玉似的。”
众人大笑,食欲大增。有个人说:“人啊,还是本色一些好,林黛玉也要坐马桶的。”
“娘啊,简直是没有活路了啊……”
娘说:“儿啊,认命吧。命中该有什么,就得承受什么。”
我问:“娘啊,咱们一大家人,为什么就单单我为吃蒙受了很多耻辱?”
娘说:“儿啊,你这算什么?娘在1960年里,偷生产队的马料吃,被人抓住了吊起来打。当时想,放下来就一头撞死算了。可等到放下来,还不是爬着回了家。你大娘去西村讨饭,讨到麻风病的家里,看到人家过堂里方桌上有半碗吃剩的面条,你大娘看看无人,扑上去就用手挖着吃了。麻风病人吃剩的面条,脏不脏?
你受这点委屈算得了什么?娘分明看到你一天比一天胖了起来,不享福,如何能胖起来?儿啊,你这是享福啊,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我仔细地思考着母亲的话,渐渐地心平气和了。是啊,所谓的自尊、面子,都是吃饱了之后的事情,对于一个饿得将死的人来说,一碗麻风病人吃剩的面条,是世间最宝贵的东西。当然也有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先生,但人家是伟人,如我这种猪狗一样的东西,是万万不可用自尊、名誉这些狗屁玩意儿来为难自己。
注,仅供个人阅读记录留存@龙行印象

⒈你本来就是个小人物
⒉天上不会掉下馅饼
⒊没人能卖给你后悔药
⒋不是什么人都按牌理出牌
⒌每个人都有自私的一面
⒍升官发财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⒎独木桥也许胜过阳关道
⒏这个人是不是你的最爱
⒐贵人不一定是好人
⒑不应该小瞧任何人

我一直坚持的一个信念是,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可以决定自己几点起床。——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