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自己这三年来,在简书上写作,基本上都是以自我叙事为主,权当是每天有那么一小会儿自我认知、反思的时间段,或许有些问题写着写着思路逐渐明晰化,让自己能更好的认知自己及周边的人情世故,可能这就是坚持写作的好处吧。
但是一路梳理下来,存在的问题还是蛮多的,比如写作没有针对性、方向性和系列化,因为缺乏聚焦点,多数时候都是随意而为,故没有多少学术性,对自身的写作水平难有较大的提升。如果当下要写一篇专稿或者是一篇学术的教学论文,我估计自己是比较狼狈,学术论文意味严谨和专业的文献指导,涉及到不少的专业素养,这考验着一个人的综合水平和能力。
如果说有点好处的话,就是保持一种思维的活跃性和良好的反思习惯,每天能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及时做好记录,这或许为自己工作有了更好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就像每天的散步一样,仅仅是散步而已,离真正的健身还是有不少距离。
朱永新和王君老师都曾说,写法即活法。干得好才能写得好,为此我常常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很多写不出有价值的东西,关键的因素在现实中未能真正创造出有含金量的事来,还或许说专业阅读远远不够深入。为此,很难有质的提升,这个问题到了必须直面的时候。换言之,告诫自己要学会聚焦、抓重点,学会以专业的人来做专业者的事,不可无目的性的写作,而且要尝试在公众号发布。
公众号2016年就开通,早些时候还写过十几篇,后来越发的不自信。包括朋友圈,什么都不敢发布,就像简简单单做一个普通人,何必要争一些关注和流量。有时发了一个朋友圈,忍不住就会去看看有几个人点了赞,没人关注似乎很失落。时间一久,就会有一种很大的失落感,何必要画地为牢、作茧自缚呢?干脆“潜水”得了,因为我始终明白自己就是一个xiangcun教师,真是太卑微,于他人也帮不了什么。何必要求得关注呢?
现在反过头看,只是想做一些专业领域的事,逼迫自己在学科教学能有所突破。








网友评论